满江红.饮张登子南华馆

画舸频移,早近是、园亭秋色。

门启处,临流小阁,野花幽绝。

曲槛回廊堪坐啸,一声啼鸟悠然别。

更环山,面面翠崚嶒,螺千结。芳树下,藤萝折。

云根罅,苔痕缺。人生行乐耳,悲歌奚益。

徙倚竟忘归路远,松边疑有微茫月。

把清尊、谁是倦游人,江南客。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在张登子南华馆中饮酒赏景的情境。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元素,如流动的船只、临水的小阁、野花、曲槛、回廊、啼鸟、环山、翠峦、螺结、芳树、藤萝、云根、苔痕等,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幽静雅致的氛围。

“画舸频移,早近是、园亭秋色。” 开篇即以动态的船只和渐入眼帘的秋色,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场景。接着,“门启处,临流小阁,野花幽绝。” 描述了进入园亭后所见的幽静小阁与野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丽。

“曲槛回廊堪坐啸,一声啼鸟悠然别。” 这两句通过“曲槛”、“回廊”和“啼鸟”的描写,展现了空间的层次感和自然的声音之美,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更环山,面面翠崚嶒,螺千结。” 继续描绘了四周环绕的青山,山势峻峭,如同螺壳般层层叠叠,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壮观感。

“芳树下,藤萝折。云根罅,苔痕缺。” 这几句则将视线转向地面,通过“芳树”、“藤萝”、“云根”和“苔痕”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人生行乐耳,悲歌奚益。” 这两句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认为人生应当追求快乐,不必沉溺于悲伤之中,体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徙倚竟忘归路远,松边疑有微茫月。” 最后两句通过“徙倚”(徘徊)的动作和对远处微茫月光的想象,表现了作者沉浸于美景中的忘我状态,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11)

王于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真珠帘.春晴

晴檐群鹊喧声起,报道芳菲如此。

桃李恨年年,惯嫁东风里。

独抚朱阑情绪懒,值得甚、伤心红紫。徙倚。

对莺莺燕燕,争语花底。

犹喜寂静柴门,傍松边山岫,柳边溪水。

到处总韶华,领略曾余几。

蝶醉蜂酣墙影外,妆点就、困人天气。空拟。

将百尺游丝,和愁悄系。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念奴娇.晚泊

桃花渡口,对斜风细雨,扁舟孤系。

隔水人家烟里树,漏出遥峰苍翠。

恰听钟声,鍧然盈耳,知有桥边寺。青帘摇漾。

舟师问酒沽未。

几日才过清明,莺啼花谢,都做春深意。

徙倚孤篷堪兀坐,似觉余寒欲嚏。

且任多愁,聚来心上,百样能为祟。

蒙头布被,倦时自拥闲睡。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花发沁园春.陈晓江招集九山园

鶗鴂声中,杜鹃枝上,春情脉脉几许。

芍药围栏,蔷薇曲槛,不禁些时著雨。池塘水注。

斜露出、堤旁小浦。

忆当日桃核才栽,花开今已成圃。

羡而桑间十亩,尽悠游岁年,消得甘苦。

不嫌剥啄,容我来时,罗列鐏罍鸡黍。请君借筋。

为天壤、王郎筹虑。

笑生涯不免长贫,农笠渔竿何处。

形式: 词牌: 花发沁园春

沁园春.春日山居二首(其一)

徙倚柴门,如许春光,幽思无聊。

渐浅藻浮青,烟生溪口,长松分翠。晴蔽山椒。

断续人家,参差林麓,官道遥通大石桥。

香风起,又吹残秾李,落尽夭桃。竹篱夹住墙腰。

更北舍东邻屋覆茅。

喜叱叱村童,畦边驱犊,乌乌渔夫,浦外鸣桡。

时见斜阳,平连莽苍,荷锸随身下采樵。

都休问,问王孙芳草,愁绝魂销。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