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的作品,标题虽未给出,但从内容上看,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才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怀念。首句“新诗老去合名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反思,认为随着岁月的增长,应该在诗歌技艺上更上一层楼,成为名家。第二句“犹喜春风在鬓华”则流露出诗人对青春未老、仍有才情的欣慰。
接着,“恨彻斯文无雪处”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环境缺乏清新气象的遗憾,暗示了当时文坛可能存在的沉闷或不景气。诗人感叹自己的好作品无人赏识,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竟将好语向谁誇”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
“自知人物随时尽”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意识到个人才华和影响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他独自倚着栏杆,直到夕阳西下,表现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思考。“问讯故人今健否”则是对远方朋友的关怀,询问他们的近况。
最后,诗人以“东篱明日又黄花”作结,借用了陶渊明《饮酒》中的典故,寓言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含着时光流逝、人事如梦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思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