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敬而远,亲而疏。明鉴灵腑,善定锁铢。
凌霄高而众峰拱,海峤耸而蟾影孤。
子归就父,吾不识渠。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种微妙的人际关系与内心世界。"敬而远,亲而疏"表达了对人既尊敬又保持一定距离的态度,暗示了人际关系中的适度和平衡。"明鉴灵腑,善定锁铢"则比喻洞察人心,细微入微,如同明镜照见人的内在,精确把握分寸。
"凌霄高而众峰拱,海峤耸而蟾影孤"运用自然景象,描绘出高处的孤独与威严,犹如一个人的卓越地位或高尚追求,周围的人群虽然仰望,却难以亲近。"子归就父,吾不识渠"则表达出诗人对于回归本源、亲情深厚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内省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以及诗人智愚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绍既明白,语不失宗。手头簸弄,金圈栗蓬。
大唐国里无人会,又却乘流过海东。
世路多巇崄,无思不研穷。
平生见诸老,今日自成翁。
认字眼犹绽,过谭耳尚聋。
任天行直道,休问马牛风。
每思槌拂恨难酬,孤屿寻归月正秋。
堂上若呈圆相去,乃师应错骂双梼。
鳞皴瘦石笼寒藓,千石遗踪意转新。
纵使天花来堕席,何如缄口过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