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照禅者欲得数字径以述怀赠之

世路多巇崄,无思不研穷。

平生见诸老,今日自成翁。

认字眼犹绽,过谭耳尚聋。

任天行直道,休问马牛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世间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没有哪一种想法不值得深入研究穷究。
我一生见过许多长者,如今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
即使是识字认字眼的能力还在增长,但过于深奥的谈论已经听不清了。
顺从天意,坚持正直的道路,不必去理会那些无关的闲言碎语。

注释

世路:世间的道路。
巇崄:艰难险阻。
无思:没有哪一种想法。
研穷:深入研究穷究。
平生:一生。
诸老:许多长者。
自成翁:自己也成了老人。
认字眼:识字认字眼。
犹绽:还在增长。
过谭:过于深奥的谈论。
耳尚聋:听不清。
任天:顺从天意。
行直道:坚持正直的道路。
马牛风:无关的闲言碎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智愚所作,题为《日本照禅者欲得数字径以述怀赠之》。诗中表达了世路险恶,人生哲理的深刻体验。诗人感叹世事艰难,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和探究其深奥之处。他提到自己一生见过许多老者,如今也已步入老年,感叹时光荏苒。

"认字眼犹绽",意指即使在识字方面,也感觉自己仍在学习和成长,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永不停歇。"过谭耳尚聋",则暗示经历丰富,但有些事情听过千遍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任天行直道,休问马牛风",表达了诗人坚持走正直道路的决心,不被世俗的纷扰所左右,主张顺应自然,不执着于他人看法,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寓含了对人生的沉思和对修行的执着。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可禅人归江心

每思槌拂恨难酬,孤屿寻归月正秋。

堂上若呈圆相去,乃师应错骂双梼。

形式: 七言绝句

生公讲台

鳞皴瘦石笼寒藓,千石遗踪意转新。

纵使天花来堕席,何如缄口过残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示惠灵为僧

惠性何如见性通,要教灵验显吾宗。

乘时飏下坠腰石,笑捧衣盂继祖风。

形式: 七言绝句

光禅者请赞

初而欣,久而厌。明月夜光,多逢按剑。

但信得及,自有灵验。

形式: 押[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