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十首(其二)

已绝经年笔,仍关尽日门。

身谋嗟翠羽,人事叹榕根。

蔬食风掀市,楼居水破村。

岭南霜自薄,何得鬓边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的《杂诗二十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已绝经年笔”,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提笔写字,可能是因为生活忙碌或是心情沉郁,无法找到创作的灵感。接着“仍关尽日门”,说明他整天闭门不出,可能是为了逃避外界的纷扰,也可能是内心深处的自我反省。

“身谋嗟翠羽”一句,以翠鸟的羽毛比喻自己的处境或心情,表达了对自身命运或境遇的哀叹。翠鸟羽毛美丽而珍贵,但在这里却用来形容内心的苦楚和无奈。

“人事叹榕根”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榕树的根深扎大地,象征着稳定和根基,但诗人却在感叹人事的无常和不可控,暗示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蔬食风掀市,楼居水破村”两句,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的某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城市中虽然物质丰富,但人心浮躁,如同被风吹动的市场;而乡村虽简朴,却有着宁静与和谐,如同被水环绕的村落。

最后,“岭南霜自薄,何得鬓边繁”两句,以岭南地区霜少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尽管岭南霜少,但诗人的鬓发却已斑白,这不仅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诗人对时间匆匆、青春易逝的深深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自然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体现了唐庚诗歌中独特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收录诗词(313)

唐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字:子西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相关古诗词

杂诗二十首(其三)

便归良不恶,未去亦随缘。

户口知无瘴,讴歌觉有年。

藤笺得句后,桂酒抱愁边。

经术吾衰矣,犹堪学力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杂诗二十首(其四)

不死良难学,全生或可几。

茶随东客到,药附广船归。

棋倦收成败,书慵卷是非。

关心无杂虑,魂梦入精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杂诗二十首(其五)

兀坐且如此,出门安所之。

手香柑熟后,发脱草枯时。

精力看书觉,情怀举盏知。

炎州无过雁,二子在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杂诗二十首(其六)

饱食为茶地,深耕觅酒材。

翻泥逢暗笋,汲井得飞梅。

湖尽船头转,山穷屐齿回。

田间良自苦,清兴亦悠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