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长寿庵集爱莲亭和何文起韵(其二)

总为乘凉夏日游,无风此地亦云流。

山藏宝界森森閟,客到禅堂事事幽。

尝对上方浮泗磬,更饶静藏素瓷瓯。

拚留斟酌僧家味,未羡青龙竹叶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访长寿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庵内清幽的环境与禅意氛围。首句“总为乘凉夏日游”点明了季节与出游目的,夏日炎炎,人们多会选择清凉之地避暑。接着“无风此地亦云流”一句,以“云流”比喻微风轻拂,形象地描绘出庵内虽无明显风动,却仿佛有微风轻拂的意境,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动态感的氛围。

“山藏宝界森森閟”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比作守护着宝藏界的屏障,既表现了山的庄严与神秘,也暗示了庵内可能隐藏着某种精神或心灵的宝藏。“客到禅堂事事幽”则进一步强调了庵内的静谧与禅意,无论是禅堂还是其他地方,都充满了深邃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接下来,“尝对上方浮泗磬,更饶静藏素瓷瓯”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庵内修行与生活的细节。磬声悠扬,瓷器清脆,这些声音与器物不仅增添了空间的美感,也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和谐。最后,“拚留斟酌僧家味,未羡青龙竹叶舟”表达了诗人愿意在此停留,细细品味僧侣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精神的富足,不羡慕外界的繁华与奢侈,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寿庵环境与氛围的描绘,以及对僧侣生活方式的赞美,传达了对宁静、和谐与精神追求的向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禅宗思想及简朴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收录诗词(64)

李之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归经姑孰访林存莪署中赋赠

曾从文社惬兰心,此日过逢意转深。

君自出家看雉舞,我徒为客惊蝉吟。

黄山爽气堪支笏,碧水寒声不碍琴。

珍重年来致主愿,肯令吾道负朝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余曙台

年来书问半浮沈,岂为云坭隔素心。

远望风流人似玉,每凭天外听鸣琴。

三湘露白清秋满,八桂花明别院深。

漫道公閒堪拄笏,即看载笔上螭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呈周邑侯(其一)

清秋仙舄去还来,分得君王露几杯。

散入人间皆雨化,惊闻天上忽春回。

弦歌径逐琴声远,桃李争迎辇路开。

却望旧时听政处,阴阴竹树莫辞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呈周邑侯(其二)

双凫飞出未央宫,再入河阳花县中。

露浥金茎成澍雨,人游化日荡春风。

甘棠满地遍留荫,桃李何年自作丛。

樗散独惭叨国士,子云还许赋河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