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所作,名为《陈参政挽诗三首 其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悼念先辈的挽歌,通过对故去风流、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一种怀念之情。
"脱屣违人代,振容即路岐。名流祠洗马,白旐痛元规。"
这四句通过描绘古人的墓前景象,表现了对过去时代的怀旧之情。“脱屣”指的是离去,“违人代”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振容即路岐”中的“振容”意为整理衣冠,表明来到墓前准备祭拜,而“路岐”则是古人的墓地。“名流祠洗马”中,“名流”指的是有名望的人物,他们的祠堂前的马匹被清洗,显示出对先辈的尊重和祭祀之隆重。“白旐痛元规”中的“白旐”可能指的是古人墓前飘扬的白旗,而“痛元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
"一代风流尽,千年翰墨垂。"
这两句是对历史更迭和文化传承的一种感慨。“一代风流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繁华如同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而“千年翰墨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能够跨越千年而传承下去的赞美。
"伤心墓前水,故作夜深悲。"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伤心墓前水”中的“水”可能象征着眼泪或是墓前的清泉,而“故作夜深悲”则显示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刻,对逝者怀念之情愈发浓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和个体生命消逝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