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仁侄南归二首(其二)

再岁来相款,三杯忽语离。

忍将垂老泪,滴作送行诗。

子去侬犹住,身留梦亦随。

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每年我们都来相聚,突然间却谈起离别。
我怎能忍受老年的眼泪,滴落成为送别的诗篇。
你离去后我还留在这里,身体虽留梦境也随你而去。
南溪的旧日风月,千万记得寄托你的思念给我。

注释

再:再次。
岁:年。
来:前来。
相款:相互款待。
忽:突然。
语:交谈。
离:离别。
忍:怎能忍心。
垂老:老年。
泪:眼泪。
滴:滴落。
送行诗:离别时的赠诗。
子:你。
去:离去。
侬:我。
犹:仍然。
身:身体。
梦:梦境。
随:跟随。
南溪:南方的溪流。
旧风月:过去的美好时光。
千万:务必。
寄:寄托。
相思: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送子仁侄南归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亲人离别时的不舍和深沉的情感。

“再岁来相款,三杯忽语离。”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急促的离别场景,时间似箭一般流逝,而酒宴中的欢乐转瞬即逝,人们从欢聚到分别只在一瞬之间,情感的交流也变得仓促。

“忍将垂老泪,滴作送行诗。”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悲伤。年迈之人难以抑制内心的哀伤,将泪水化作诗句,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子去侬犹住,身留梦亦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去者的思念,即便是肉体相隔,但精神世界中的他们依然相伴。梦境成为了连接现实与愿望的桥梁。

“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 最后两句通过自然景物传递情感,将思念之情寄托于南溪的旧日风光和明月之中,希望这些自然美景能够带去自己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淡远,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世界,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广帅秩满之官丹阳二首(其二)

南海元戎禁从臣,却升北斗捧星辰。

回头五岭忽千里,屈指十贤添一人。

笑别广平堂下月,归看太极殿前春。

一尊话别端何有,绿水青山更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送广帅秩满之官丹阳二首(其一)

北门卧护要耆英,小试胸中十万兵。

天借金山吟落月,身兼铁瓮作长城。

何如岭上因归路,摘取梅酸去作羹。

已有紫泥教诣阙,便应留住付钧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马庄父游金陵

东华踏遍软红尘,却去秦淮钓月轮。

朱雀乌衣王谢宅,黄旗紫盖晋梁春。

江山拾得风光好,杖屦归来句子新。

祗恐参卿署军事,醲薰荐墨到槐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文黼叔主簿之官松溪

乃翁只解日争晖,不解尘中脱叔兮。

杨簿故应过习簿,建溪好处说松溪。

此行诗句何须觅,满路春光总是题。

飞上金銮稳安脚,竹林分付一莺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