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门卧护要耆英,小试胸中十万兵。
天借金山吟落月,身兼铁瓮作长城。
何如岭上因归路,摘取梅酸去作羹。
已有紫泥教诣阙,便应留住付钧衡。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杨万里创作的《送广帅秩满之官丹阳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将军在边塞上的英勇与坚守,以及对其离别时的情感寄托。
“北门卧护要耆英,小试胸中十万兵。” 这两句强调将军在北方边关的重要职责,他如同年迈而仍精力充沛的老人,守卫着国家的要塞。他的内心充满了指挥十万大军的勇气和能力。
“天借金山吟落月,身兼铁瓮作长城。” 这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将军如同天空之借助高山来降落明亮的月亮,他的身体坚不可摧,如同用铁制成的瓮器,筑成了长城一样坚固。
“何如岭上因归路,摘取梅酸去作羹。” 这两句诗转折,表达了将军在山岭之上思念归途的情感,他采撷了山间的梅花,因其酸涩而用以调和心中的苦楚。
“已有紫泥教诣阙,便应留住付钧衡。”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将军离别时的不舍,希望他能够留下一些遗迹或物品,以作为记念,并且通过这些物件来传递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杨万里的高超诗艺,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对于边塞将士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防御和忠诚精神的赞美。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东华踏遍软红尘,却去秦淮钓月轮。
朱雀乌衣王谢宅,黄旗紫盖晋梁春。
江山拾得风光好,杖屦归来句子新。
祗恐参卿署军事,醲薰荐墨到槐宸。
乃翁只解日争晖,不解尘中脱叔兮。
杨簿故应过习簿,建溪好处说松溪。
此行诗句何须觅,满路春光总是题。
飞上金銮稳安脚,竹林分付一莺啼。
碧落先生少可人,银钩茧纸苦称君。
谈间口吸西江水,句里家传南浦云。
千里端能来命驾,一尊得与细论文。
还家剩草三千牍,看策平津第一勋。
碧海翻词笔,清霜逼谊风。
不应盛名下,未著玉堂中。
剩欲公留此,其如帝望公。
从今摩病眼,看到火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