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圣寺庭枸杞

仙苗寿日月,佛界承露雨。

谁为万年计,乞此一抔土。

扶疏上翠盖,磊落缀丹乳。

去家尚不食,出家何用许。

正恐落人间,采剥四时苦。

养成九节杖,持献西王母。

形式: 古风

翻译

仙人的幼苗如同日月般长寿,佛国接受着甘露般的恩惠。
谁能为这永生之计,只求得这片土壤。
枝叶繁茂如翠绿华盖,果实累累似红色乳汁。
即使离开家乡也不食人间烟火,出家之人又怎能允许这样的索取。
我担心它落入凡尘,被人四季辛勤采摘。
精心培育成九节杖,准备献给西方的王母娘娘。

注释

仙苗:比喻长寿或珍贵的植物。
寿:长寿。
佛界:佛教的世界,这里指修行者的境界。
承露雨:比喻圣洁的恩赐。
万年计:永恒的打算。
乞:请求。
一抔土:一小捧泥土,象征生存的基础。
扶疏:枝叶茂盛。
翠盖:绿色的华盖形容枝叶繁茂。
磊落:堆积、众多。
丹乳:红色的果实,象征丰饶。
去家:离开家乡。
尚:还。
不食:不吃。
出家:出家修行。
何用许:怎能允许。
恐:担心。
落人间:落入凡尘。
采剥:采摘。
四时苦:四季辛劳。
养成:培育成长。
九节杖:古代神话中的仙人杖,有九节。
西王母: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常与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显圣寺庭枸杞》。诗中,黄庭坚以枸杞为题材,展现了其在寺庙庭院中的生长状态和象征意义。"仙苗寿日月"赞美枸杞生命力顽强,如同仙人之苗,长久地承受着日月精华。"佛界承露雨"则将其置于宗教氛围中,暗示其洁净与神圣。

"谁为万年计,乞此一抔土"表达了对枸杞长寿品质的惊叹,以及对其生长环境的珍视。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枸杞枝叶繁茂,果实累累的景象,"扶疏上翠盖,磊落缀丹乳",形象生动。

诗人接着反思,既然枸杞在家园中尚且不食,那么出家之人又怎能贪求更多?"去家尚不食,出家何用许"流露出对出家人戒律的考量。然而,诗人担心枸杞的美果会被世人过度采摘,导致四季辛劳,"正恐落人间,采剥四时苦"。

最后,诗人设想将枸杞培育成九节杖,寓意其成长的坚韧,准备以此珍贵之物献给神话中的西王母,"养成九节杖,持献西王母",增添了神秘与敬仰的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枸杞的形象,还寓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道德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枯骨颂

清扬巧笑倾人城,骄气矜色增我慢。

无始时来生死趣,八万苦业所依止。

皮肤落尽露拴索,一切虚诳法现前。

不见全牛可下刀,无垢光明本三昧。

形式: 古风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八)

八方去求道,渺渺困多蹊。

归来坐虚室,夕阳在吾西。

君今秣高马,夙驾先鸣鸡。

慎勿取我语,亲行乃不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五)

陆沈百世师,寄食鲁柳下。

我今见诸孙,风味窥大雅。

大雅久不作,图王忽成霸。

伟哉居移气,兰鲍在所化。

形式: 古风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三)

霜威能折绵,风力欲冰酒。

勤子来访道,枵然我何有。

寝兴与时俱,由我屈伸肘。

饭羹自知味,如此是道不。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