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侄屡饷新茶二首(其一)

吾家今小阮,有使附书频。

唤起南柯梦,持来北苑春。

顾余多下驷,况复似陈人。

不是能分少,其谁遣食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家如今像小阮,使者常常带信来频繁。
唤醒我那南柯一梦,带来北苑的新鲜春色。
看看我自身如同劣马,更何况又像陈旧之人。
并非我不懂得分享,只是谁能送我新食呢。

注释

吾家:我家。
小阮:比喻贫穷或地位低微。
有使:有使者。
附书频:经常带信。
南柯梦:虚幻的美梦,比喻不切实际的愿望。
北苑春:北苑的新鲜春景,可能指美食或佳肴。
顾余:看我。
下驷:劣马,比喻才能或地位较低的人。
陈人:陈旧的人,形容过时或不受重视。
能分少:懂得分享。
遣食新:派人送来新的食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题为《迪侄屡饷新茶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自家与侄子的关系为背景,表达了对侄子频繁送来新茶的感激之情。"吾家今小阮",诗人自比为小阮,暗示家族地位不高,而侄子的关怀如同亲人般温暖;"有使附书频",通过使者频频送信,体现了侄子对诗人的关心和新茶的珍贵。

"唤起南柯梦",借用南柯一梦的典故,形容侄子的到来犹如从梦境中带来春天的气息,令人感到惊喜;"持来北苑春",北苑春茶是名贵之物,侄子将其送来,寓意着亲情的浓厚和对诗人的款待。接着,诗人谦虚地自嘲"顾余多下驷",意思是自己身份低微,"况复似陈人",又以陈人自比,表示自己并非能享受此等礼遇之人。

最后两句"不是能分少,其谁遣食新",诗人感慨如果不是侄子的慷慨,自己恐怕难以品尝到如此新鲜的茶叶,表达了对侄子深情厚谊的深深感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与侄子之间深厚的亲情纽带。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述侄饷日铸茶

宝胯自不乏,山芽安可无。

子能来日铸,吾得具风炉。

夏木啭黄鸟,僧窗行白驹。

谈多转生睡,此味正时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郑侍郎折赠白芍药

奇葩天遣殿芳丛,一朵瑶台月下逢。

黄绕腰间空自贵,红潮颊上莫争秾。

如何风日许妍暖,更著衣裳能叠重。

定是扬州玉楼子,略无佳句与形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郑侍郎招赏瑞香感旧有作

郑驿留宾处,看花又一年。

香囊依叶密,锦伞向人圆。

子敬新游岱,吾宗复在边。

小诗相促迫,感旧一凄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郑顾道招赏瑞香

山城底处不春风,未似留宾郑驿中。

家酿篘成玉池水,槛花移得锦薰笼。

已将故事来招我,不著新诗去恼公。

从此溪南溪北路,桃蹊一任雨繁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