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到田家又夏初,试从野老访耕锄。
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时自如。
学稼我犹惭孔子,问津君且向长沮。
宦游何似团栾好,更念怀归畏简书。
这首宋朝诗人廖行之的《田舍杂兴怀长兄四首(其二)》描绘了初夏时节作者离开城市,到农家田间探访的情景。首联“不到田家又夏初,试从野老访耕锄”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决定亲自去访问农夫,体验农事劳作。
颔联“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时自如”描绘了稻田中充足的水源和顺应自然的雨水,显示出农耕生活的和谐与顺应天时。诗人借此赞美大自然的恩赐和农民的智慧。
颈联“学稼我犹惭孔子,问津君且向长沮”通过自谦和对长兄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业知识的渴望以及对长兄的敬仰,暗示自己在学问上尚有不足,希望能从长兄那里得到教诲。
尾联“宦游何似团栾好,更念怀归畏简书”诗人反思自己的仕途生涯,认为不如家庭团聚美好,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繁重公文的厌倦,流露出浓厚的亲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怀念,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选择的深沉思考。
不详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少休廛市喧嚣耳,来听田农应和歌。
畟畟耕畴皆帝力,欣欣时物自天和。
山云亭午半未敛,溪雨黄昏清更多。
但得长年饱禾稻,也胜官里厌风波。
小验文场粗慰心,读书从此更谆谆。
要令大敌尤能勇,须索新功又过人。
得力无过亲翰墨,致身端可上星辰。
秋风春浪鳌头好,拭目吾宗尽国珍。
怯晓征衣袭小衫,山头淡月照联骖。
晴光忽散湘江上,秋色疑连梦泽南。
后约吹香舒藻思,同游载酒款犀谈。
遥知坚卧朱文季,倦听朝鸡趁六参。
十亩江头地,今时靖节园。
辋川惭画古,绿野谩名存。
自有菊成径,何须花满原。
是间无俗物,不用闭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