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直秘阁

蓬阁清虚称野情,华阳巾稳葛衣轻。

垂帘不见喧嚣事,尽日唯闻禽鸟声。

小桧影中铺砚席,短槐阴下著茶铛。

却愁穷巷晚归去,尘土满街冲热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蓬阁清静适合我野外的心境,华阳巾稳当葛衣穿得轻松。
垂下窗帘隔绝外界的喧闹,整天只听见鸟儿的鸣叫声。
在小桧树的阴影下铺开书桌,短槐树下放置煮茶的器具。
却担心傍晚在狭窄的小巷归家,街上尘土飞扬,热浪滚滚。

注释

蓬阁:简陋的草屋。
清虚:清静空旷。
野情:野外的生活情趣。
华阳巾:古代的一种头巾。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轻便凉爽。
喧嚣事:嘈杂的人事。
尽日:整天。
禽鸟声:鸟儿的鸣叫声。
砚席:书桌和砚台。
茶铛:煮茶的器具。
穷巷:贫穷或狭窄的小巷。
晚归:傍晚回家。
尘土:尘埃。
冲热行:在热浪中行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夏日的午后,隐居于深闺之中,享受着清静幽雅的生活情趣。诗中的“蓬阁”指的是简陋的楼阁,“野情”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华阳巾稳葛衣轻”形容诗人穿戴简单而舒适,准备开始他的阅读和写作。

“垂帘不见喧嚣事”表明诗人屏蔽了外界的喧闹,“尽日唯闻禽鸟声”则是他全天只听得到自然界中鸟鸣的声音,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对外在干扰的排斥。

“小桧影中铺砚席,短槐阴下著茶铛”描绘了诗人的阅读与品茗的宁静生活。砚是古代文人书写时用来研磨墨汁的工具,而“小桧影中铺砚席”则是他在微小的桧树影下布置好了书写之所;而“短槐阴下著茶铛”则表明诗人在另一棵较矮小的槐树下摆放了煮茶用的锅具。

然而,尽管诗人享受着这种宁静与孤独,但“却愁穷巷晚归去,尘土满街冲热行”透露出一丝对现实生活的不舍和对归途的担忧。这里的“穷巷”指的是狭窄的小路,“晚归”则表明诗人不得不在日暮时分离开他心爱的隐居之地,而“尘土满街冲热行”则形容外界生活的繁华与喧嚣,这与前文中的宁静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

收录诗词(90)

李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述鄙怀奉呈仆射相公

从来迂僻寡朋俦,今日优恩岂自酬。

抱病也容居粉署,好吟仍使在蓬丘。

利名场里心尤拙,少俊丛中鬓独秋。

早晚东山拂衣去,愿携鸠杖从公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献仆射相公

病无憀赖负重阳,虚过东篱烂漫黄。

把酒不成陶令醉,脱巾空羡孟嘉狂。

鸿声历历高横汉,云影离离薄护霜。

珍重风流贤相国,此时闲卧奏清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喜雨

沈烟漠漠晦平皋,尽日空濛阻出遨。

窗打纸声闻细点,槛飘花影见凝膏。

依稀恨曲添鸣溜,怅望啼妆在小桃。

何假锦障泥看麦,门前芳草绿于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暑夜偶作

竹气荷香夜转清,趁凉移簟绕空庭。

坊门有月几多树,池水无风三四星。

何处一蝉犹切切,此时残漏尚丁丁。

可怜好梦谁惊觉,正恋五湖吹酒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