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边报稍稀西斋默坐

鼓角遥闻出塞声,边风吹雁过高城。

疆陲无复戊己尉,盗贼犹怜壬午兵。

岁晚胡床闭深阁,夜长刁斗听连营。

便须从此传烽息,要及春农论劝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境的宁静与紧张交织的氛围。首句“鼓角遥闻出塞声”,以远处的鼓角声勾勒出边塞的辽阔与遥远,暗示着战争的可能。接着“边风吹雁过高城”,通过边风和高飞的大雁,营造出一种空旷而略带孤寂的景象,同时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

“疆陲无复戊己尉,盗贼犹怜壬午兵”两句,表达了边境地区军事力量的削弱,以及盗贼对过往战争的怀念,反映出社会治安的不稳定。这里“戊己尉”和“壬午兵”分别指代特定的军事职位和年份,增加了历史感和故事性。

“岁晚胡床闭深阁,夜长刁斗听连营”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深阁中,听着远处连营的刁斗声,感受到岁月的静好与内心的宁静。这里的“胡床”和“刁斗”都是古代边防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通过它们,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边塞生活紧密相连。

最后,“便须从此传烽息,要及春农论劝耕”表达了诗人希望战争早日结束,让百姓能够回到正常的农耕生活中去的愿望。这不仅是对和平的渴望,也是对民生的关注,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复杂面貌,既有战争的紧张与不安,也有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以及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独坐不得眠读旧书

青灯相对久无眠,拥毳无人伴夜禅。

闭户便能忘屦迹,炷香时自续炉烟。

辞家屈指惊三月,抚事关心怆十年。

漫展残书亦安用,可能犹欲绝韦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怀西山

西山十亩强,高下略不齐。

嵌空抱奇秀,上有凌云梯。

小屋八九间,茅檐敢辞低。

所欣面势好,老稚通扶携。

密竹转脩径,老松故成蹊。

仲冬景气肃,碧草犹萋萋。

仰视天宇大,四观渺回溪。

徐行信足力,未畏成颠跻。

用意各有适,孰云无町畦。

平生几濡首,末路多噬脐。

不作巢幕燕,肯从触藩羝。

胡为滥麾钺,坐听鸣鼓鼙。

外物委虫臂,全生思马蹄。

可能三径草,归路老更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杜坚大夫作南窗求诗为赋

意得不愿多,心閒本长虚。

超然适有契,天地良有馀。

颇念彭泽老,所怀常晏如。

南窗仅几何,盘薄万古初。

束带悟已往,世纷便能疏。

悬知千载情,共有三间庐。

杜子老不遇,买田赋归欤。

西山郁攒空,江水绕故墟。

衡门闭松菊,亦有琴与书。

邂逅一杯酒,安知我非渠。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送光上人还湖南光丞相吴元忠之母弟旧名惇字元常以进士入官已而弃家祝发云

弃家忽若遗,四海吴元常。

轩冕安足轻,妻孥等毫芒。

古来惟仁者,有勇故莫当。

枨也自多欲,此心焉得刚。

相君抱壮烈,慷慨志亦偿。

徒悲萧长倩,屡折终堂堂。

子居真俗间,袖手每在傍。

十载复相见,挂帆上潇湘。

我居卞峰颠,万仞凌穹苍。

何时一茅屋,共结两道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