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老

北湖居士端已老,后日悬知有老坏。

此生何处办庵粮,忽然老坏可复奈。

不如罢读瞿昙书,二时粥饭学予糊。

都无筋力堪井臼,睡起饱听鸧鹒呼。

形式: 古风

翻译

北湖居士年事已高,往后必定会衰老损坏。
这一生在何处寻找庵庙的粮食,突然间衰老损坏又该如何应对呢?
不如放弃阅读佛经,早晚粗茶淡饭,像我一样过日子。
如今连力气都没有,无法打水舂米,醒来后只想饱听黄莺的鸣叫。

注释

北湖居士:指诗人自己,居住在北湖边的隐士。
已老:年纪大了。
后日:未来。
悬知:预料。
老坏:衰老损坏。
庵粮:指修行或隐居所需的生活物资。
忽然:突然。
奈:应对,怎么办。
罢读:停止阅读。
瞿昙书:指佛经,瞿昙是佛陀的姓氏。
二时:早晚。
予糊:像乞丐一样简单生活。
筋力:体力。
井臼:汲水和舂米的工具,代指家务劳动。
鸧鹒:黄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隐士,对于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和困境有着深刻的感慨。"北湖居士端已老"一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孤寂的场景,隐士在北湖畔,已经步入晚年,形体也开始衰弱。紧接着的"后日悬知有老坏"透露出一种对未来健康状况的担忧和无奈。

"此生何处办庵粆"则表达了隐士对于今后生活来源的困惑,他不知道如何才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而接下来的"忽然老坏可复奈"更是深化了这种无力感,面对突如其来的衰老和身体的虚弱,隐士感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

然而,在诗人看来,与其在日常琐事中耗费心神,不如放下尘世的纷争,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不如罢读瞿昙书"表明了隐士对于佛学的追求和向往,而"二时粥饭学予糊"则是对生活简单化的一种追求,即使是最基本的饮食,也希望能够简单而纯净。

最后两句"都无筋力堪井臼,睡起饱听鸧鹒呼"描绘了隐士已经失去了体力的现状,他甚至连打水磨谷物的力量也没有,只能在满足了基本生理需求后,躺下聆听鸟鸣,这种境况无疑是对生命力度减退的一种无奈接受。

整首诗通过隐士的自述,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态。尽管生活充满艰辛,但在诗人的内心深处,却有一份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佛法的追求,这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寄托的一种追求。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不伐寄长短句因答之

安得不教青鬓老,飞雁年年太行道。

低吟一曲叹疆场,独遣老子惊绝倒。

句法吾人莫细论,天教阿杰解玄文。

衡门饱饭脱两屦,此事玄文初不与。

形式: 古风

为卢天骥作

撩我千岩固好在,未论应接徒惋欷。

湖山饱窥使者节,鱼鸟不避霜台威。

坐罢清言良亹亹,来朝爽气殊霏霏。

鸥群非斗舞不下,要略沧州如打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书事(其二)

溪北溪南梅树枝,斩新华萼出疏篱。

独怜醉处锦成幄,端恨愁时雪打围。

老夫不奈羽觞急,幽讨未辜春日迟。

惭愧邻翁会人意,杀鸡炊黍要追随。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