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其一)

夺人不夺境,山河光炯炯。

若谓露全身,重添眼中眚。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诗人释守卓所作的《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系列之一。通过“夺人不夺境,山河光炯炯”,诗人巧妙地描绘了禅悟的境界,即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不是争夺对方的观点或立场,而是保持内心的清明和对现实世界的清晰认知。“山河光炯炯”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认知如同明亮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世界。

接着,“若谓露全身,重添眼中眚”两句,诗人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禅悟的深意。如果以为完全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情感(“露全身”),反而可能会增加理解上的障碍或误解(“重添眼中眚”)。这暗示了禅悟并非简单的自我揭露,而是在保持内心纯净的同时,也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从而达到心灵的和谐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禅宗修行中的关键理念——如何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保持自我,同时又不失去对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如何避免因过度自我暴露而导致的理解偏差。

收录诗词(162)

释守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其二)

夺境不夺人,虚空问四邻。

从来无眹兆,何事起埃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其三)

人境两俱夺,倒转舌头说。

四句若为分,昙花生枯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屑]韵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其四)

人境俱不夺,东西任该抹。

七九六十三,相逢阿喇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曷]韵

总颂

人境夺不夺,千手未拈掇。

捧出黄金盘,赠君贮明月。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