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杨舟所作的《天门十六峰诗(其二)仙人峰》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中以“一自洪濛剖”开篇,巧妙地将仙人峰置于天地开辟之初的宏大背景之下,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寻幽水石间”,则将读者引入一个探索神秘自然之美的旅程。
“琪花开满树,白鹤过他山。”这两句通过琪花与白鹤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仙人峰上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更赋予了这里一种超凡脱俗的灵性。琪花盛开,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白鹤飞翔,寓意着高洁与自由。
“出洞龙驹湿,循阿鹿子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仙人峰的神奇之处。龙驹出洞,象征着力量与活力;鹿子循行,展现了一种和谐与宁静。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仙人峰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最后,“逍遥太清里,冠佩倚岩关。”这两句总结了整个场景,表达了在仙人峰这片仙境中,无论是自然界的生灵还是传说中的仙人,都过着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这里的“太清”既指天空,也暗含了道家哲学中的至高境界,而“冠佩倚岩关”则形象地描绘了仙人们在岩石之间悠然自得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超凡魅力的仙人峰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