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道中所见(其十九)

姑溪小队带薰风,笳鼓欢迎鹤发翁。

三十九年成一梦,几多陈迹泪痕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姑溪小队迎着和煦的风,号角与鼓声热烈欢迎白发老翁。
他经历了三十九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梦,多少过去的痕迹都浸润在泪水之中。

注释

姑溪小队:指一个队伍或团队,可能在姑溪这个地方。
薰风:温暖的春风。
笳鼓:古代军乐,这里形容欢迎的热闹气氛。
鹤发翁:指头发如鹤羽般洁白的老者。
三十九年:虚指长久的时间,可能是诗人的年龄或者某个事件后的年数。
成一梦:比喻过去的经历如同一场梦。
陈迹:过去的遗迹或往事。
泪痕:泪水留下的痕迹,暗示感慨或悲伤的情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牟巘所作,名为《四安道中所见(其十九)》。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时光易逝和往昔岁月难忘的感慨。

“姑溪小队带薰风”,这里的“姑溪”很可能是指某一具体的地名,但在此诗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意境。小队带着轻柔的薰风,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而这种生机似乎也与欢迎远来的朋友相呼应。

“笳鼓欢迎鹤发翁”,这句中,“鹤发”是形容词,常用来形容老人的头发如鹤毛般白,意指年迈的诗人。这里的“翁”字也加深了对老者的尊称和亲切感。“笳鼓欢迎”则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的热情与纯朴。

“三十九年成一梦”,这句话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匆匆,而人生如梦的感慨。三十九年的光阴在诗人眼中如同一场短暂的梦境,一切都显得那么虚幻和无常。

“几多陈迹泪痕中”,这里的“陈迹”指的是过往的遗迹或记忆,而“泪痕”则是悲伤与感慨留下的印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无法挽回,只能在心中留下泪水和哀伤的深刻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展现了一种淡远而又深沉的情怀。诗人借此抒发了对于时光流逝、人生如梦以及无法挽回过往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四安道中所见(其三)

一溪百折渡复渡,寻日如行纠篆中。

自叹劳生欲飞去,琴高借我赤鲩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二十三)

中秋有约竟须归,未到家时月已随。

不合尽情看到晓,今宵杀漫雨垂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十五)

可是茅冈太无赖,苦要钱足刺船行。

却闻官路相将近,便觉山舆陡顿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十一)

薄酒三杯醉不成,雨敲疏瓦见分明。

破衾判作空阶滴,滴到乾时也解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