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道中所见(其十一)

薄酒三杯醉不成,雨敲疏瓦见分明。

破衾判作空阶滴,滴到乾时也解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即使喝下薄酒三杯也会醉意全无
雨点敲打稀疏的瓦片声清晰可闻

注释

薄酒:少量的酒。
醉不成:喝不醉。
雨:雨水。
敲:击打。
疏瓦:稀疏的瓦片。
破衾:破旧的被子。
空阶滴:落在空荡的台阶上滴滴答答。
乾时:直到干涸的时候。
解晴:象征着天气转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雨后天气即将转晴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感受。

“薄酒三杯醉不成”,诗人以此开篇,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怀,尽管酒意微醺,但尚未达到酩酣大醉的地步。这种生活情趣,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雅致,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态度。

“雨敲疏瓦见分明”,则是对外部环境的精细描绘。在这里,诗人捕捉到了雨滴落在瓦片上的声音,以及这种声音所带来的清晰感。雨声不仅是一种听觉体验,同时也映衬出雨后的空气之清新。

“破衾判作空阶滴”,这一句更是将细节刻画推向了极致。“破衾”指的是旧被单,诗人以此比喻天空中的云层,而“判作空阶滴”则形象地表达了雨水从破碎的云层中落下,形成了一道道看似可见的雨帘。这种描写充满了想象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锐感知。

最后,“滴到乾时也解晴”,则是对整个景象的一种总结。在这里,诗人指出,当雨滴停止,即“乾时”,天气即将转晴。这不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中自然循环的理解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纷扰,对自然变化持有敬畏之心的生命态度。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四安道中所见(其二十一)

支离病骨倦泥行,拟向蓬窗睡到明。

绕鬓秋蚊故相恼,更求底物是亲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十二)

听得荒鸡第一鸣,吹灯发火饭初成。

衣囊减尽浑无裌,又是萧萧带雨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二十二)

亭亭明月无人伴,一意孤行天地间。

怜我扁舟连夜发,肯分清影到苍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十六)

千山过尽又行脚,惭愧道人看客勤。

裹得白云欲相赠,一瓯茶复白于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