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贞观规摹诚远大,开元宗社半存亡。
才闻冠盖游西蜀,又见干戈暗洛阳。
哲妇乘时倾嫡后,大阍当国定储皇。
伤心不忍前朝事,愿作元龟献未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奉和仲谟夜话唐史》,通过对贞观与开元两个历史时期的对比,表达了对唐朝兴衰的感慨。首句“贞观规摹诚远大”赞扬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远见卓识和宏大规划,而“开元宗社半存亡”则暗示了唐玄宗开元盛世后的国力衰落。
接下来,“才闻冠盖游西蜀”描绘了唐代官员们的奢华生活,暗指政治腐败,“又见干戈暗洛阳”则揭示了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现实。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揭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
“哲妇乘时倾嫡后”一句,借用了“武则天”之典故,暗示了女性势力在乱世中的崛起。“大阍当国定储皇”则指出了关键人物在国家存续中的重要性,可能是对权臣或有影响力的女性的影射。
最后,“伤心不忍前朝事,愿作元龟献未央”表达了诗人对唐朝历史的深深哀伤,他希望以自己的见解为朝廷提供借鉴,但又心痛于往事无法改变。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黄庭坚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文章藻鉴随时去,人物权衡逐势低。
扬子墨池春草遍,武侯祠庙晓莺啼。
书帷寂寞知音少,幕府留连要路迷。
顾我何人敢推挽,看君桃李合成蹊。
诗来清吹拂衣巾,句法词锋觉有神。
今日相看青眼旧,他年肯作白头新。
文如雾豹容窥管,气似灵犀可辟尘。
惭愧相期在台省,无心枯木岂能春。
黠虏乘秋屡合围,上书公独请偏师。
庭中子弟芝兰秀,塞上威名草木知。
千里折冲深寄此,三衙虚席看除谁。
与公相见清班在,仁祖重来筑旧基。
主簿朝衣如败荷,高怀千尺上松萝。
旅人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
向来四海习凿齿,今日期君不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