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嘉峪关作

健儿佩弓刀,骏马施鞍勒。

问君将何之,遥遥温宿国。

皇威轶汉唐,郡县分绝域。

开济谅非才,劳役宁敢恤。

暮宿嘉峪关,别酒破萧瑟。

凌晨出西门,送客旌旗密。

悲风浩浩来,瘦日荒荒出。

登车一顾盼,凄然天地色。

亲朋道旁揖,去去语言塞。

有泪忍不流,百病搅胸臆。

咄哉丈夫雄,作此久凄恻。

区区万里怀,未许陈班识。

干戈惊吾民,相与事休息。

下服诸戎心,上扬群圣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壮士离开家乡,远赴边疆的情景。首句“健儿佩弓刀,骏马施鞍勒”展现了一位身着战甲、手持利刃、骑乘骏马的英勇战士形象。接着,“问君将何之,遥遥温宿国”,诗人以疑问的口吻询问这位壮士的目的地,温宿国,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

“皇威轶汉唐,郡县分绝域”两句,赞美了国家的强大和疆域的辽阔,同时暗示了壮士此行的重要性和使命。然而,“开济谅非才,劳役宁敢恤”则表达了壮士对自己才能的谦逊和对劳苦的无惧,体现了其勇敢无畏的精神。

“暮宿嘉峪关,别酒破萧瑟”描绘了壮士在嘉峪关夜宿时的场景,与友人饮酒话别,气氛虽有些凄凉,但充满了离别的不舍。“凌晨出西门,送客旌旗密”则展现了壮士清晨启程,友人列队送行的壮观场面。

“悲风浩浩来,瘦日荒荒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离别的哀伤氛围。“登车一顾盼,凄然天地色”表现了壮士上车回望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天地间弥漫的悲伤色彩。“亲朋道旁揖,去去语言塞”描述了亲朋好友在路边挥手告别,言语哽咽的情景。

最后,“有泪忍不流,百病搅胸臆”表达了壮士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即使强忍泪水,内心仍充满百般愁绪。“咄哉丈夫雄,作此久凄恻”是对壮士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同时也流露出对其孤独和痛苦的同情。“区区万里怀,未许陈班识”表达了壮士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历史名人的敬仰,却未能被世人所知的遗憾。“干戈惊吾民,相与事休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下服诸戎心,上扬群圣德”则表达了壮士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弘扬圣贤的道德理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壮士的豪情壮志,也有离别的哀伤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38)

施补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嘉峪关驿壁

回首昆仑万叠山,黄沙白草几人还!

名心我比班超少,不待封侯已入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大风

黄云天半波涛涌,惊飙震荡阴山动。

酒泉城外军声喧,千帐忽作胡蝶翻。

筚篥乌乌吹不起,硬雨著人攒万矢。

辕门老卒曾出关,诸君未见边风颠。

君不见,瀚海茫茫沙怒卷,人马吹空似蓬转。

形式: 古风

进嘉峪关

一纸将军令,重门六扇开。

当关资虎将,题壁费鸿裁。

日月无中外,轮蹄自去来。

酒泉明日到,小憩尽残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嘉峪关

一出此门去,便与中土殊。

明知有还日,得及生也无。

况我多病躯,思亲泪眼枯。

当此冻裂肤,上马索人扶。

前望雪漫漫,黄沙万里宽。

回望见天山,重门寂寞关。

凄绝咽无声,谁识此时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