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出嘉峪关》,是清代诗人史善长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踏入异域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亲人的思念。
首句“一出此门去,便与中土殊”,点明了诗人离开熟悉的故乡,踏入陌生之地,与家乡截然不同的境遇。接着,“明知有还日,得及生也无”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即使知道有一天能返回,但能否健康地归来却未可知,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况我多病躯,思亲泪眼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痛苦,身体的疾病和对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使得泪水干涸,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沉重。接下来,“当此冻裂肤,上马索人扶”描述了诗人面对恶劣环境时的艰难,不仅身体受寒,连上马都需要他人扶持,更显其处境之苦。
“前望雪漫漫,黄沙万里宽”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渲染了诗人孤独、迷茫的心理状态,前方是无尽的雪原和广阔的沙漠,象征着未知的未来和遥远的归途。最后,“回望见天山,重门寂寞关”则以天山为背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回望故乡,只能看到一道寂寞的关门,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法触及的遗憾。
“凄绝咽无声,谁识此时情?”结尾处,诗人的情感达到了极致,面对如此凄凉的场景,只能默默无声,心中的悲痛无人理解,凸显了诗人的孤独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离乡背井、思念亲人、面对艰难环境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深情厚意,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