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孚若惠端溪砚

不宜磨墨谩论车,风字偏坳玉斗斜。

喜有山灵藏旧物,幻成蟾影照圆沙。

活鸲眼好童谣误,死马肝真帝语赊。

辜负海深天阔样,玉堂何似竹篱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不适合磨墨空谈车马之事,风字书写歪斜像玉斗倾斜。
欣喜山灵隐藏着古物,幻化成月影照亮满地沙粒。
活灵活现的斑鸠眼睛,误传为孩童的歌谣;死马肝脏,实则是帝王的寓言。
面对大海的深邃天空的辽阔,玉堂怎比得上竹篱茅舍的朴素生活。

注释

不宜:不适宜。
磨墨:研磨墨水。
谩论:空谈。
车:车马。
风字偏坳:风字写得歪斜。
山灵:山中的精灵或古人遗迹。
藏旧物:隐藏古老的物品。
幻成:幻化成。
蟾影:月影,指月亮。
圆沙:满地沙粒。
活鸲眼:斑鸠的眼睛。
童谣:儿童的歌曲或故事。
误:错误解读。
死马肝:常用来比喻荒诞无稽的话。
帝语赊:帝王的言论被认为不可信。
辜负:错过,辜负。
海深天阔:形容大海的深度和天空的广阔。
玉堂:豪华的厅堂,这里指官府。
竹篱家:简朴的竹篱茅舍,象征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的《方孚若惠端溪砚》。诗人以砚台为题,通过对砚台的细致描绘和联想,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首句“不宜磨墨谩论车”,形象地描述了砚台的珍贵,不宜随意使用,暗示了方孚若赠送的砚台非同寻常。接下来,“风字偏坳玉斗斜”描绘砚台的形状,如玉斗般精致,且带有独特的风字纹路。

“喜有山灵藏旧物,幻成蟾影照圆沙”两句,将砚台比喻为山中灵物,寓意其历史悠久,如同月光映照在沙上,增添了神秘与诗意。诗人感慨于砚台背后的历史积淀,仿佛能看到古老的故事。

“活鸲眼好童谣误,死马肝真帝语赊”一句,运用典故,指出砚台虽非实物,但其价值如同活灵活现的传说,令人信服。最后一句“辜负海深天阔样,玉堂何似竹篱家”,诗人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拥有珍贵的玉堂(可能指华丽的书房),也比不上竹篱茅舍的自然与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砚台这一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简朴生活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见梅有感

莫把夭妍等重轻,赋成千韵况难名。

看来好处非因色,敢向春前似有情。

奈老不成三弄笛,济时还拟一杯羹。

清标实用何人可,只合差肩宋广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东庵新辟云栈

步出东门苇不航,以云名栈正相当。

地临空阔天成险,水到回旋石作梁。

万顷波涛一丘壑,百年官吏几循良。

古来勿剪甘棠意,此地风流未可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代送礼部杨侍郎帅江陵(其二)

慈恩一集成三纪,朝路相从不半年。

托荫身如松下草,愿交身已社中莲。

一时事体公轻重,到处参辰我后先。

折赠不须门外柳,病怀落寞正如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代送礼部杨侍郎帅江陵(其一)

鼎鼐真才笔橐声,清朝人物独先生。

从来马老荆州望,可但元公礼部名。

谋帅直须医国手,辍贤何以慰人情。

送春又数春回处,忍更堂堂背我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