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巴峡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拂晓时分我行至巴峡,暮春时节心中忆念帝京。
晴朗江边有女子在洗衣,早晨阳光下众鸡争相啼鸣。
水乡的集市在船中举行,山桥之上行人在树梢间穿行。
登上高处千家万户尽显现,远望两条河流明亮如镜。
人们说着不同的方言,黄莺却依旧发出故乡的声音。
幸亏这里有丰富的山水情趣,稍微缓解了离别的伤情。

注释

际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巴峡:地名,指巴蜀地区的峡谷。
馀春:暮春,春季的末尾。
帝京:京城,这里指唐朝的首都长安。
晴江:晴朗的江面。
女浣:女子洗衣。
朝日:早晨的太阳。
众鸡鸣:很多鸡打鸣。
水国:水乡,多水的地方。
舟中市:在船上进行的集市。
树杪:树梢。
行:行走。
万井:形容众多的房屋,此处指千家万户。
眺迥:远望。
二流:两条河流。
明:明亮。
殊方语:不同的地方语言。
故国:故乡,家乡。
赖多:幸亏,依赖于。
山水趣:山水带来的乐趣。
稍解:稍微缓解。
别离情:离别的伤感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晨从巴峡出发的景象,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帝都(长安,即今西安)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怀。

“际晓投巴峡”一句设定了时间与空间,晨曦初照之际,行者踏上通往巴峡的旅途。紧接着,“馀春忆帝京”表达了对远离的都城的思念,这里“馀春”指的是残留的春意,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温暖与怀旧。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晨景色,一位女子在清澈的江水边洗衣,而阳光和鸡鸣声则增添了这一刻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描述了诗人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人类活动:船上有人在交易,桥上有树木依附着苔藓,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则是从高处望去,见到无数的井口和清晰可辨的两条溪流,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

最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几句则深入挖掘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人们的语言各不相同,但燕子(莺)的鸣叫却让诗人联想到了自己的祖国,这里“赖多山水趣”表明诗人对自然美景有着浓厚的情感,而这种情愫稍微缓解了离别之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写,表现出一种淡化个人哀伤、融入大自然的意境,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杰作。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清如玉壶冰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

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

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寓言二首(其一)

朱绂谁家子,无乃金张孙。

骊驹从白马,出入铜龙门。

问尔何功德,多承明主恩。

斗鸡平乐馆,射雉上林园。

曲陌车骑盛,高堂珠翠繁。

奈何轩冕贵,不与布衣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游悟真寺

闻道黄金地,仍开白玉田。

掷山移巨石,咒岭出飞泉。

猛虎同三径,愁猿学四禅。

买香然绿桂,乞火踏红莲。

草色摇霞上,松声汎月边。

山河穷百二,世界接三千。

梵宇聊凭视,王城遂渺然。

灞陵才出树,渭水欲连天。

远县分诸郭,孤村起白烟。

望云思圣主,披雾隐群贤。

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

谁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游感化寺

翡翠香烟合,琉璃宝地平。

龙宫连栋宇,虎穴傍檐楹。

谷静唯松响,山深无鸟声。

琼峰当户拆,金涧透林明。

郢路云端迥,秦川雨外晴。

雁王衔果献,鹿女踏花行。

抖擞辞贫里,归依宿化城。

绕篱生野蕨,空馆发山樱。

香饭青菰米,嘉蔬绿笋茎。

誓陪清梵末,端坐学无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