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得之看梅

江梅不畏寒,时至开如霰。

瑰姿静在野,卧病不得见。

国士抱奇宝,端居察时变。

杖策出城市,蒿莱满荒甸。

遐寻得幽赏,独对姑射面。

化泰草木蕃,时闭贤不见。

无禾比两岁,□□将九县。

分圭善会计,弃士如土贱。

俗儒诵腐简,乡子乐耽燕。

熹歌唐虞授,复誉汤武战。

子有经世怀,待贾不自献。

神威盛龙熊,奇秘卷帐钤。

时节会应求,风虎期非晏。

巍然奋载绩,志沛声亦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的《次韵得之看梅》,通过对江梅傲雪开放的描绘,寄寓了对人才被埋没和时局动荡的感慨。首句“江梅不畏寒”赞美梅花坚韧不屈的精神,次句“时至开如霰”形容其花繁如雪,瑰丽非凡。诗人以梅自比,表达自己虽卧病在床,仍关注国家时事。

“国士抱奇宝,端居察时变”暗指有才德的人隐居观察社会变迁,他们走出城市,面对荒芜之地,寻求幽静的赏心之处。“遐寻得幽赏,独对姑射面”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清高与孤独,姑射面比喻高洁的品格。

接下来,诗人批评当权者不识贤良,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而庸人却沉溺于享乐。诗人期待圣君出现,改变现状,自己则怀抱经世济民的理想,却不屑于自我推销。

最后,诗人预言将会有一场变革,犹如神龙猛虎般威猛,他期待自己能有所作为,建立功业。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忧虑以及对社会改革的期盼。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草阁玩水图

濠上有川叹,沧洲多海怀。

伊我江湖姿,浩荡中渊回。

寻秘右洞庭,飞衿左蓬莱。

瑚琲探富获,存之无轻开。

扬波万古源,荡潏塞视埃。

谁能写小笔,聊意亦可谐。

仁智在户限,寄言亦悠哉。

临咏志一启,得者亦可推。

黄汾窈如湮,安问傅岩才。

形式: 古风

长安秋

长安昔日在关中,洛阳浙右亦相同。

江东自古帝王宅,周秦已见气葱葱。

长道石城如踞虎,长道钟阜似蟠龙。

千年王气浮天表,一日真人建法宫。

天府天开天阙起,五门三殿当中峙。

五凤楼前柳似烟,奉天门外天如水。

金陵金阙胜金城,玉陛连天接玉京。

星散羽林霜气肃,天临华盖日华明。

十二飞楼石门缭,百万貔貅屯八表。

宝刹天花和月飞,郊坛神乐穿云窅。

御史当街百骑骢,将军纳陛罗霜锋。

五侯甲第遥迷雾,七贵前驱响斗风。

凤凰台上凤凰游,玄武湖中水似油。

万户莺啼花里晓,千家砧捣月中秋。

会同馆外白雉多,包茅楛矢交经过。

重译来宾醉卉服,轻烟澹粉列青蛾。

六楼六馆斗倡妍,曰日新声沸管弦。

狭市斜街迷错络,曲房洞户暗钩连。

吴下书生好远游,抱书来看帝王州。

那知高卧西风邸,蓬眉萧飒长安秋。

形式: 古风

吕梁行

吕梁县水三十仞,于今汹涌乃安流。

禹平水土通九州,当此徐兖间,罔水破山始行舟。

仲尼逢至人,其言载庄周。

尔来二千年,高者乃夷衡者揫。

鱼虾龟鳖不可过,飞鸟临之回翔不能留。

嗟尔东西南北之人,胡为此中游。

到京忘家,归家忘京,不知此险死生隔,其中为心喉。

痡人皆化为至夫,吁嗟乎孔庄之叹空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歌风台

掉臂长安市,遥从日边来。

因过芒砀下,步上歌风台。

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

帝业袖手成,慷慨襟抱开。大风飞云亦壮哉。

韩彭英卢相继死,寄命寺人髀股间,未央志气拉飒摧。

相望千年馀,安能为之哀。

明朝放舟淮浦去,项王韩侯祠下亦徘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