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行

吕梁县水三十仞,于今汹涌乃安流。

禹平水土通九州,当此徐兖间,罔水破山始行舟。

仲尼逢至人,其言载庄周。

尔来二千年,高者乃夷衡者揫。

鱼虾龟鳖不可过,飞鸟临之回翔不能留。

嗟尔东西南北之人,胡为此中游。

到京忘家,归家忘京,不知此险死生隔,其中为心喉。

痡人皆化为至夫,吁嗟乎孔庄之叹空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祝允明的《吕梁行》描绘了吕梁县水深三十仞的壮丽景象,以及历史上的治水英雄大禹开凿疏通河流的情景。诗人通过禹的传说,暗示了水势从汹涌到平静的变化,同时也提及了孔子与庄子的哲学对话,寓意时间流转,世事变迁。

诗中提到“尔来二千年,高者乃夷衡者揫”,意指自古以来,高低起伏之地如今已变得平坦,但危险依然存在,鱼虾龟鳖难以穿越,飞鸟也无法停留,警示人们此地险峻,生死相隔。诗人感叹,无论是来往于京城的人还是回归家乡的人,都应意识到这道天然屏障的危险,它如同咽喉要道,关系着生死。

最后,诗人感慨人心的转变,“痡人皆化为至夫”,意指恶人在此地也会受到震慑,变得谨慎,而孔子和庄子的叹息则显得空洞悠远,反映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洞察。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歌风台

掉臂长安市,遥从日边来。

因过芒砀下,步上歌风台。

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

帝业袖手成,慷慨襟抱开。大风飞云亦壮哉。

韩彭英卢相继死,寄命寺人髀股间,未央志气拉飒摧。

相望千年馀,安能为之哀。

明朝放舟淮浦去,项王韩侯祠下亦徘徊。

形式: 古风

答孙山人寄吟卷歌

秋风落叶露为霜,美人去我天一方。

只知朔雁翔南去,宁解鱼书可寄将。

分开尺素云生手,濯濯芙蓉倚杨柳。

金丹荧荧伏鼎灶,宝剑时时拂河斗。

仙韶本是清都乐,欲奏人间舞群兽。

去年送别吴王台,屐齿微踪长绿苔。

相思每望秦川月,寄信俄逢越使来。

越使能寄书,不知书中意何如。

君能寄诗卷,不知我肠车轮转。

李白上天鲍照没,此声何处君留得。

霞为衣兮月为泽,金光草兮换君骨。

二子雄风不可寻,九霄星露夜沉沉。

但看一片千年月,悬向青天照我心。

形式: 古风

送徐先辈

吴王城中三月春,吴王城外送行人。

飞花乱扑长江去,条风东来布帆举。

将留欲舍心趣多,难行难止柰君何。

形式: 古风

招凤辞送弹琴杨三游金陵

玄桐挂朱丝,碧轸黄金徽,独抱登高台。

坐石上,时一挥,清商不如清角悲。

凤来归,凤来归,高台红日丽秋晖。

秋晖欲落兮,凤来不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