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宗臣所作的《简陆子和二首(其一)》。诗人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岁月流转、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联“岁月仍吾病,风尘奈尔何”,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凉。岁月无情,它让诗人饱受病痛之苦;世事多变,风尘仆仆中,又有谁能理解或帮助自己呢?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个人的痛苦与外界的冷漠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颔联“青天应自问,白雪向谁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仿佛在对苍穹发问,青天是否也感到了人间的疾苦?又像是在对白雪倾诉,白雪是否能听懂他心中的哀愁?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手法,青天、白雪分别代表了广阔无垠的宇宙和纯洁高雅的事物,诗人通过它们来表达自己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心声。
颈联“夜立残砧杵,园行久薜萝”,描绘了一幅夜晚诗人独自徘徊在园中的画面。砧杵之声,是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而园中的薜萝,则是自然界中的植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
尾联“相逢恨咫尺,况乃隔江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即使相距不远,却因种种原因未能相见,更不用说远隔江河的阻隔了。这句诗以空间的距离来比喻心灵的隔阂,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渴望重逢的心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及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