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挽联

作秀才十年,作外吏十年,作江湖野老三十年,来日无多,于愿已足;

刻圣迹百卷,刻自著百卷,刻耆献类征七百卷,几生修到,其书满家。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桓所作的自挽联,充满了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对著作成就的自豪。通过“作秀才十年,作外吏十年,作江湖野老三十年”这一句,诗人回顾了自己从读书人到官场人士再到隐居山林的生涯,展现了人生的丰富与复杂。每一段生活阶段都伴随了时间的流逝,十年的积累,三十年的沉淀,构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轨迹。

接着,“来日无多,于愿已足”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清醒认识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感。在生命的余晖中,他意识到时间有限,但内心的愿望已经得到满足,这既是对过往努力的认可,也是对当下状态的满意。

“刻圣迹百卷,刻自著百卷,刻耆献类征七百卷”则展示了诗人作为学者的成就。他不仅记录了圣贤的事迹,还留下了自己撰写的著作,更整理了一部庞大的资料汇编《耆献类征》。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他学术贡献的三大支柱,体现了他对知识传承和学术研究的执着追求。

最后,“几生修到,其书满家”表达了对这些成就的感慨。诗人认为这样的学术成果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而是经过了几世的努力和修行才能实现。同时,他自豪地表示,他的书籍已经布满了整个家,这不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是精神财富的累积。

整体来看,这首自挽联不仅是一份对个人生平的总结,也是一次对学术追求和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的热爱。

收录诗词(4)

李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郭嵩焘联

以名世历仕途亨蹇之交,慨国是勤求,徒使经纶动夷狄;

夺大年于乡邦利赖之日,恸老成将尽,更谁砥柱镇湖湘?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藩联

忧乐在心头,足媲希文事业;

勋名垂宇宙,并传丞相祠堂。

形式: 对联

挽郭嵩焘联

有道出羲皇,伦敦首肯浑闲事;

大名垂宇宙,天上神游是故乡。

形式: 对联

挽郭嵩焘联

遍声华于四海九州,楚泽有光辉,遽陨台星天黯淡;

抱夏乐则寸衷万物,蓬壶归大老,顿教寒畯日悲酸。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