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康介眉夫人嘱题榕阴消夏图

深院闲池馆。此神仙、清凉世界,热红尘远。

午倦停针消长昼,榕叶婆娑影转。

正茉莉、蛮花香散。

花底翩翩瑶台侣,羡连枝、玉树人清婉。

联好句,写双管。鲛绡衣薄轻罗扇。

拥金盘、荔支熟矣,槟榔初荐。

一幅新图传陈事,历历红栏碧藓。

好随载、镜奁书案。

粤峤珠江当年景,寄都门、女伴题诗满。

惜末识,画中面。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凉》是清代女诗人顾太清为康介眉夫人的“榕阴消夏图”所作的题词。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午后,深院静谧,池馆清凉,远离尘嚣的情景。诗人通过“神仙、清凉世界”的比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午倦停针消长昼”,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午后,女子放下手中的绣针,享受悠闲时光的情景。“榕叶婆娑影转”,以榕树的婆娑之姿和光影的变化,展现了夏日特有的生机与动态美。“茉莉、蛮花香散”,通过茉莉与异域花卉的香气,渲染了夏日的芬芳与清新。“花底翩翩瑶台侣”,借花底飞舞的蝴蝶,象征着高雅的伴侣,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联好句,写双管”,描绘了文人雅士在花下对诗作画的场景,体现了艺术创作的和谐与美感。“鲛绡衣薄轻罗扇”,通过轻盈的衣物和扇子,展现了夏日的轻柔与舒适。“拥金盘、荔支熟矣,槟榔初荐”,以成熟的水果作为夏日的馈赠,增添了生活的甜蜜与乐趣。

最后,“一幅新图传陈事,历历红栏碧藓”,通过一幅新图回顾往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记忆的珍贵。“好随载、镜奁书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藏与传承。“粤峤珠江当年景,寄都门、女伴题诗满”,将岭南的自然风光与都市的文人墨迹相连接,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交融与传承。“惜末识,画中面”,表达了对未能亲眼见到画中人物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消暑的美好画卷,充满了生活情趣与人文关怀,展现了清代女性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山亭宴.立秋

井梧一叶银床早。碧云天、画楼秋到。

竹外淡烟霏,障满地、斜阳最好。

豆花凉蔓战西风,浑不似、春寒料峭。

高树晚蝉呜,时诉出、凄凉调。荷花半倚闲池沼。

想岩壑、桂花香渺。天意谢繁华,怕白露、暗催秋老。

罗衾不奈乍凉宵,有花底、乱虫啼晓。

清梦醒来时,一点残灯袅。

形式: 词牌: 山亭宴

定风波.谢云姜妹赠蜜渍荔支有感

冰雪肌肤裹绛纱。者般滋味产天涯。

二十七年风景变。曾见。连林闽海野人家。

何必更求三百颗。珍果。数枚直比服丹砂。

恰好嫩凉秋雨后。消受。感君高义转咨嗟。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浣溪沙.夜坐

竹影朦胧树影长。轻烟黯淡月昏黄。

喓喓秋院乱啼螀。

几点微芒萤火细,一天风露豆花凉。

夜深鼯鼵上宫墙。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百字令.题李升金璧二十四化长卷

晚来恃好,映斜阳、二十四峰交错。

依约红墙林外寺,楼阁参差飞舞。

渔笛吹残,雁行初起,野艇冲烟渡。

澄波如练,落霞远趁孤骛。楚楚。

返照晴岚,涂金刷翠,极目山无数。

浓抹淡妆秋万里,冷到江头枫树。

江水长流,碧山无恙,阅尽狂今古。

锦奴名字,千年片纸留住。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