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子谣四章

广州大艨艟,使得两头风。输一篷,赢一篷。

后八字风,扬篷当中。前八字风,勾篷西东。

上滩如天,铁人纸船。人与石斗,十钩一牵。

船随石转,其软如绵。江海无津,铁船纸人。

随风所督,万斛埃尘。其船坚重,铁力为身。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舟子谣四章》描绘了广州大艨艟船在水面上航行时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古代船只与自然力量之间的互动。诗人屈大均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船只在不同风向下的动态变化,以及在上滩时与岩石的激烈对抗。

“广州大艨艟,使得两头风。” 开篇即点出船只之大,以及它在风力作用下灵活移动的能力。“输一篷,赢一篷。” 表达了船只根据风向调整帆位,以获得最佳航速的状态。“后八字风,扬篷当中。前八字风,勾篷西东。” 描述了船只如何根据风向的变化调整帆位,以保持稳定航行。“上滩如天,铁人纸船。” 比喻上滩如同登天般艰难,即使是铁铸的人也无法轻易驾驭纸做的小船。“人与石斗,十钩一牵。” 描述了人在与岩石的对抗中,每十次努力才能成功一次的艰辛。“船随石转,其软如绵。” 形容船只在岩石间灵活穿梭,仿佛柔软的棉线一般。“江海无津,铁船纸人。” 意味着江海广阔无边,即便是铁铸的大船也如同纸人般渺小。“随风所督,万斛埃尘。” 表现了船只在风的指引下,能够承载千斤重物,如同扬起的尘埃一般轻盈。“其船坚重,铁力为身。” 最后强调了船只的坚固与重量,铁质的船体是其力量的源泉。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古代航海技术与自然力量的较量,以及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智慧与勇气。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舟至鲁桥遇雨有怀戏绩子明旧句

风雨潇潇暗鲁桥,兴怀其奈酒初消。

瑶琴有恨惭司马,金屋无情锁阿娇。

宾雁稀疏音信杳,楚天空阔梦魂遥。

何时得遂三生约,来向秦楼听凤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游兴化寺

一入招提境,浑忘尘世踪。

昙花飞扑马,法雨洒降龙。

台殿丹青古,林峦紫翠重。

香朝常供佛,齐午不鸣钟。

梅蕊晴薰雪,葭灰暖逼冬。

追陪人杂遝,语笑气从容。

鹿女衔花献,山僧煮茗供。

静中闻一鸟,幽处见双松。

览胜贪如画,谈玄悟彼宗。

题诗纪良会,红日转西峰。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冬至感怀

客里逢佳节,骎骎百感招。

瞻云亲舍远,望阙玉宸遥。

道否凭阳泰,愁多仗酒消。

何时风力便,鸣佩再趋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上三峡谣

潮上飞来,一宿即回。飞来潮上,二禺皆响。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