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根系马得浆家,深入穷乡事可嗟。
蚯蚓祟人能作瘴,茱萸随俗强煎茶。
幽禽不见但闻语,野草无名都著花。
窈窕崎岖殊未艾,去程方始问三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入秭归界》,描绘了诗人进入秭归地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山根系马得浆家”写诗人骑马行进,路边有人供应马匹饮水,显示出旅途的艰辛和民间的亲切。接着,“深入穷乡事可嗟”表达了对偏远乡村生活条件艰苦的感慨。
“蚯蚓祟人能作瘴”一句,通过比喻,暗示了这里的环境可能湿热多病,蚯蚓带来的泥土气息可能引发疾病。诗人提到茱萸习俗,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地人仍以茱萸泡茶,体现了他们的坚韧与习俗的延续。
“幽禽不见但闻语,野草无名都著花”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静谧与生机,虽然没有直接看到鸟儿,但能听到它们的声音;野草虽无名,却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展现出大自然的活力。
最后两句“窈窕崎岖殊未艾,去程方始问三巴”,诗人用“窈窕崎岖”形容道路的曲折,表示旅程还未结束,前方还有更远的“三巴”之地等待探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秭归边远地区的风貌,以及诗人对未知路途的期待和感慨。
不详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冥鸿无伴鹤孤飞,回首尘笼一笑嬉。
八十四盘新拄杖,万三千乘旧牙旗。
石梯碧滑云生后,木叶红斑雪霁时。
说与同行莫惆怅,人间捷径转嵚巇。
竹响风成阵,窗明雪已花。
柴扉吟冻犬,纸瓦啄饥鸦。
宿酒欺寒力,新诗管岁华。
日高犹拥被,蓐食愧邻家。
门巷欢呼十里村,腊前风物已知春。
两年池上经行处,万里天边未去人。
客鬓花身俱岁晚,妆光酒色且时新。
海云桥下溪如镜,休把冠巾照路尘。
一夜珠帘不下钩,彻明随雪上西楼。
瑶池万顷昆崙近,玉垒千峰滴博收。
已报春回南亩润,从教寒勒北枝愁。
四筵都为丰年醉,录事何须校酒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