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参政见谢游龙鹤山诗(其一)

北山尝乞草堂灵,娓娓高谈析理精。

泼眼溪光无间断,入怀月色太鲜明。

寒毛络石清可数,暝霭蒸山浓欲倾。

相对悠然无语处,古今成败一空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曾经在北山求取草堂的灵气,他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剖析道理精细入微。
溪水的光芒洒满视野,连续不断,怀中的月色明亮得过分。
山石间的寒气清晰可见,夜晚的雾气蒸腾,山色浓厚得仿佛要倾倒。
在这样的宁静中相对无言,古今的胜败如同空荡荡的棋盘,毫无意义。

注释

灵:指超自然或神秘的力量,这里可能指草堂的灵性或神韵。
娓娓:形容说话流畅,连续不断。
析理:分析道理,深入探讨。
泼眼:形容景色鲜明,一眼望去满眼都是。
寒毛:形容山石的冷峻,也可能指秋天的凉意。
暝霭:傍晚的雾气。
空枰:空荡荡的棋盘,比喻无着落、无结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次韵诗,题目为《次韵李参政见谢游龙鹤山诗(其一)》。诗中,诗人回忆在北山草堂的经历,与友人娓娓而谈,深入剖析道理,展现出清晰的思维和深厚的学识。溪水潺潺,月色皎洁,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山间的寒气透过石头清晰可见,而暮霭蒸腾,山色浓郁,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与友人相对无言,仿佛历史的成败都化为眼前的一盘棋局,寓含着对世事沉思的哲理。整体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深意的画面,体现了诗人超脱物外的境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参政见遗生日(其三)

幸有鹤山房,图书绕梦香。

况惭闻道浅,何苦为人忙。

五斗米非分,三间茅可长。

何当重操几,同踏古松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李参政见遗生日(其二)

月暗书中色,霜彫镜里年。

滔滔时易失,落落意难传。

信己终违俗,随人谩辱先。

输他南阁老,攲玉弄寒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李参政李提刑见和雁湖观梅

春事何须羯鼓催,好春全看未花时。

雨馀庭院湖光湿,人倚阑干夕暝迟。

正会意时俄起起,到忘言处谩期期。

雁湖饮散人归后,曾问梅花复几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泸帅范郎中再和所送李季允韵见寄(其一)

人老边关未得师,行违久速只安时。

令随天阔风遥岭,语挟春来草梦池。

旧垒无华閒睥睨,新机有句到侏离。

孤衷耿耿无人会,只傍天公作己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