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城北蜗庐

有舍仅容膝,有门不容车。

寰中孰非寄,是岂真吾庐。

不作大耳儿,闭关种园蔬。

茅薝接环堵,无地可灌锄。

不作下榻翁,一室谢扫除。

平生四海志,投老河鱼枯。

愿从素心人,不减南村居。

萧然冰炭外,傲睨万物初。

坐视蛮触战,兼忘糟粕书。

聊呼赤松子,伴我龟肠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迁居至一处狭小简陋的蜗庐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以“有舍仅容膝,有门不容车”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蜗庐的狭小,连基本的日常生活空间都显得局促。接着,“寰中孰非寄,是岂真吾庐”表达了对居住环境的深刻反思,似乎在说世间万物皆为暂时的寄存之所,并非永恒的归宿。

“不作大耳儿,闭关种园蔬”则透露出诗人选择了一种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远离尘嚣,专注于种植蔬菜,过着简单而自足的日子。“茅薝接环堵,无地可灌锄”进一步描绘了蜗庐的简陋,连灌溉蔬菜的地方都没有,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不作下榻翁,一室谢扫除”表明诗人不愿接待过多的访客,保持内心的宁静,甚至于连打扫房间这样的日常事务也显得奢侈。“平生四海志,投老河鱼枯”表达了诗人年轻时曾有远大的志向,但到了老年却感到壮志未酬,如同干涸的河鱼,充满了无奈和感慨。

“愿从素心人,不减南村居”流露出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处的愿望,希望即使在简陋的生活中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平静。“萧然冰炭外,傲睨万物初”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态,面对万物初生的景象,他能保持一种冷静和淡然的态度。

最后,“坐视蛮触战,兼忘糟粕书”说明诗人能够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看待世间纷争和琐碎之事,不被其影响。“聊呼赤松子,伴我龟肠虚”则以古代仙人赤松子为伴,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希望在简朴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迁居蜗庐后的简朴生活和超然心态,展现了其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次韵八首.浚治西池

世间潢潦生蝌斗,闻说西池岁时久。

不应朝满夕已除,秋至先衰等蒲柳。

知公旁观久技痒,聊试他年膏苗手。

泥涂不忍海波臣,畚锸故烦牛马走。

尝闻汝水行地底,出没川原无不有。

溅溅忽作写盘珠,盎盎俄承注床酒。

清涵荇藻更姿媚,明烛须眉见妍丑。

巢莲永无龟曳尾,雨花定有鱼颁首。

使君佳政尽如此,说尹遥知不容口。

何由步屧逐春风,作社慇慇就田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次韵八首.诸葛莱

三雄未辨谁朱紫,祇有群狙聊作使。

卧龙偃蹇正躬耕,一饱但知藜藿美。

平生习气故难尽,品藻芜菁传锦里。

投醪饮河真有味,置薤留根何足比。

要知茹草可终身,肯作染羹摇食指。

公今啸诺坐堂上,方丈盈前宁少此。

戏持微草调诸伧,笔势滔滔下南纪。

云亭漫吏食不足,几欲送穷烦郁垒。

拔毛蒸瓠当家鹜,漱石枕流徒厉齿。

因公始识武侯鲭,盖地何当似芣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次韵八首.九日雨中对菊忽忽块坐用雨中对花韵三首(其一)

胸中有天游,一室未为迫。

永怀东篱翁,那复有此客。

重阴败佳辰,长雨不为泽。

堆豗对黄华,菜色被臧获。

黄华亦萧条,伴我霜鬓白。

犹能相呴嚅,嫩叶供小摘。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次韵八首.九日雨中对菊忽忽块坐用雨中对花韵三首(其二)

去年蛾眉山,痛饮真得计。

新蟾继秋阳,明洁谢点缀。

今年坐蜗庐,檐溜落空砌。

花开信多雨,会少苦分袂。

茫茫大块间,游子况无蒂。

百年能几何,行复惊改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