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陈完的《送文玉侄来青亭》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诗中以“若人栖隐构来青”开篇,点明了人物的隐居生活与所处环境的清幽。门外的群山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屏,既衬托出环境的静谧,也暗示了文玉侄所追求的精神世界。
接着,“白日长悬徐稚榻,清风如造子云亭”两句,运用典故,将文玉侄比作古代的贤士徐稚和扬雄(字子云),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在此地的生活状态——悠闲自在,与世无争,如同古代贤士一般。
“松杉雨后云连壑,杨柳春前水满汀”描绘了雨后山林的清新景象,松杉与云雾相连,杨柳在春前映照着满汀的流水,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文玉侄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只恐鹤书天上至,草堂从此负山灵”表达了诗人对文玉侄未来可能遭遇外界干扰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尊重。鹤书,常用来比喻朝廷的诏书或信件,此处暗含了对文玉侄可能被世俗牵绊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对山灵的敬畏,希望文玉侄能坚守内心,不为外物所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文玉侄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高雅,以及诗人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