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时遁泽画卷十首(其一)

断岸临江渚,风声瑟瑟寒。

苍髯五君子,莫作大夫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江边的岸堤面对着水中的沙洲,风声凄凉,带着寒意。
五位须发斑白的君子,不要把他们当作普通的官员看待。

注释

断岸:江边的堤岸。
临:面对。
江渚:水中的沙洲。
瑟瑟:形容风声凄凉。
寒:寒冷。
苍髯:须发斑白。
五君子:五个德高望重的人。
莫:不要。
作:当作。
大夫:古代官职,这里指高级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末或冬初的景象,诗人站在断岸边,面对着江水,看见远处的苍苔(苍髯五君子)生长在岩石之上。风声在耳边呼啸,给人一种瑟瑟发寒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断岸临江渚"一句设定了场景,"渚"通常指的是水中或岸边的石头,这里可能是一处突出的岩石或者是岸边被侵蚀而形成的断崖。"风声瑟瑟寒"则传达了一种萧瑟凄冷之感,通过听觉的描绘,让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寒意。

"苍髯五君子"中的"苍髯"指的是长满了苔藓的样子,这里的"五君子"可能是对远处岩石上生长的苔藓的一种美称。这种景象在中国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高洁或坚韧不拔之物。

最后一句"莫作大夫看"则蕴含了深意,"大夫"在古代是指有一定官职的人,这里可能是指那些世俗的成功人士。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好像是在告诉读者或自己,不要去羡慕那些看似成功但实际上可能束缚于名利的人。它也可能是一种自嘲,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无奈,或是对世俗功名的一种淡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情怀。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题花光梅十首(其六)一枝横出

踏雪寻香几度吟,吟诗那得似花人。

水村云壑抽身出,月挂疏篱别有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花光梅十首(其五)五叶联芳

裁冰镂雪几多工,次第开时个个同。

夜半传香来庾岭,至今拈起作家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花光梅十首(其九)幻花减尽

孤标不肯结春缘,细雨黄昏腊正残。

望断落花流水远,枝枝点点是微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花光梅十首(其三)平地回春

见说前村破雪开,我来雪影浸苍苔。

平生不识春风面,却道春从花底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