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银鱼

平桥永昼。惯柔浪寸鳞,来问春后。

长是船横鸭嘴,派流莺脰。

高人不见元真子,但烟波、到今依旧。

苇汀花岸,千丝作网,笑伊还漏。更比似、针锋细瘦。

好分付吴娘,柂楼烹就。翠釜芹芽菽乳,入瓯芳溜。

鸥乡占取閒滋味,任年年、阻风中酒。

几分纤软,堪人断肠,忆鲈能否。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鉴赏

这首《桂枝香·银鱼》由清代词人厉鹗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春日垂钓的生动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平桥永昼”,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平桥之上,白日悠长,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下来,“惯柔浪寸鳞,来问春后”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鱼儿拟为探访春天的使者,生动地描绘了鱼儿在柔和的波浪中游动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长是船横鸭嘴,派流莺脰”则进一步刻画了水上生活的日常景象,船只横卧,鸭嘴轻触水面,黄莺在旁鸣叫,一派和谐宁静的乡村风光。而“高人不见元真子,但烟波、到今依旧”则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强调了自然环境的永恒不变。

“苇汀花岸,千丝作网,笑伊还漏”几句,通过芦苇、花朵与渔网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渔人的智慧。即使是最微小的鱼儿也难以逃脱渔网,却也引得渔人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巧妙互动。

最后,“更比似、针锋细瘦。好分付吴娘,柂楼烹就。翠釜芹芽菽乳,入瓯芳溜”几句,将目光转向烹饪过程,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渔获转化为美食的过程,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蕴含了生活中的乐趣与满足感。

“鸥乡占取閒滋味,任年年、阻风中酒”则表达了对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生活的向往,即使面对风浪,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几分纤软,堪人断肠,忆鲈能否”以鲈鱼作为象征,表达了对故乡与美好回忆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生活琐碎情感的细腻捕捉。

整体而言,《桂枝香·银鱼》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赋木犀香数珠

讶熏炉未烬,分秋宇、染铅丹。

正露重铜盘,风摇钿粟,暗和沈檀。珊珊。

佩璎零乱,捣花房、声共晓钟閒。

一串胸垂圆相,双心臂缠清寒。窗閒。待洗尘烦。

斜挂处、藕丝单。认现住冰轮,前身香国,不算缘悭。

更番秋期细数,胜纤痕、留印在雕阑。

宛转仍酬密愿,氤氲难解连环。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庆宫春.冬夜泊舟鸳湖有忆

倦柳惊鸦,澄湖低月,坠霜初度篷罅。

摇落心情,交加魂梦,水天离思难写。

赋笺词笔,忆相见、秋娘淡雅。

凄凉只在,学绣村边,晓钟敲罢。

可能负却西风,两桨来时,暮云凝乍。

啼红唾碧,衫痕犹涴,尚记那回帘下。

怨人轻别,是才识、香囊分麝。

孤鸿遥去,说与教知,酒醒今夜。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换巢鸾凤.张东园送洋鸡一只赋此报之

一讯槎风。有双栖锦羽,携取筠笼。

抱时春屿里,啼处晓波东。洪桃花下几回逢。

乍呼小名,朱朱未通。瑶窗远,想误却、汜人同梦。

珍重。谁乞种。持比汝南,噤㾕神偏耸。

帻染蛮砂,尾捎蜃雨,特地移窠分送。

我已无心舞秋宵,负雏看啄苔阶缝。

凭丹青,唤梅家、写伊飞动。

形式: 词牌: 换巢鸾凤

清平乐.元夕悼亡姬

清衫泪浣。谁问春寒浅。依旧去年正月半。

锦瑟华年未满。重来径曲苔荒。一屏梅影凄凉。

疑在小楼前后,不知何处迷藏。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