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山

十洲三神山,广厚蟠地轴。

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

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铦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

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

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

因形生彊名,等是千岁木。

君家襄城野,绕郭山抱绿。

巍然复岭外,自有真六六。

形式: 古风

翻译

十个神奇的岛屿和三座神山,广阔深厚环绕着大地的轴线。
它们究竟有多高,深邃的海洋直到山脚边。
我的心如同遨游在无垠的太空,看待那些山就如同微尘一般渺小。
你们家的三木山,仅需一手就能握住。
山势尖锐如奇异的锋芒,峭壁岩石如同险峻的山谷。
心灵专注如蚂蚁般细微,面对此景仿佛征服了大地。
高低起伏如同九重天地,岂止是战场上的对抗。
老苏曾记载的木山,在遥远的右蜀之地。
即使将其树立在庭院中,也能直耸入云,映照房屋。
大小虽有差异,但真假同属一类。
形状赋予了它们强韧的名字,都是千年古木。
你们家在襄城郊野,环绕的青山绿意盎然。
那座山巍峨耸立于群岭之外,自成一片真正的六六之地。

注释

十洲三神山:神话中的十个仙境岛屿和三座神山。
蟠地轴:环绕地球的轴线。
沧溟:大海。
麓:山脚。
游心:心驰神往。
芥粟:微小的芥子或谷粒。
包裹一握足:形容山小到一手可握。
铦锐:锋利。
奇锋:奇特的锋芒。
坳岩:凹凸不平的岩石。
峻谷:陡峭的山谷。
摄心:专注心灵。
蚍蜉:一种很小的昆虫。
高庳:高低不平。
庳:低。
蛮触:古代传说中的小虫,比喻力量悬殊的对抗。
老苏记木山:历史记载的老苏所见的木山。
右蜀:古代地区名。
庭除:庭院。
屹嶪:高耸的样子。
映屋:映衬房屋。
真赝:真假。
因形生彊名:根据形状赋予强大的名字。
襄城野:襄城郊野。
郭:城墙。
抱绿:环绕绿色。
真六六:真正的六六之地,可能指独特的自然景观。

鉴赏

诗中“十洲三神山,广厚蟠地轴”一句,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山势之雄伟。"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则表现了对山高深不可测的感慨。"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景象时的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则转向私人的情怀,描绘出家乡的山脉如同包围着自己的温馨。"铦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领悟。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则是诗人在面对这般壮丽景象时内心的震撼。"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表现了山脉的高峻和险恶,以及古代战争的历史印迹。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则是对历史的回忆和对远方山脉的向往。"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描绘出家园中的山形如同屏障,既美化了居所,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生活和谐共生的理想。

最后,“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则是对山脉之美的赞叹,而"因形生彊名,等是千岁木"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这些古老山脉的敬畏与赞美。全诗以雄浑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抒写了山脉的壮丽与家园的情怀,是一篇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己卯春许昌湖上酬王实仲弓作

紫荷媚曲塘,青秧舞平畦。

晨光泫晞露,众木含华滋。

咸惊物外慕,归休及良时。

形式: 古风

飞阁

飞阁凌波浮渺茫,碧山白云坐相忘。

好风历楯泛我袂,兴来取缨濯沧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中春

轻挨残花香簌簌,旋剥新笋白纤纤。

伤春煮笋买春酒,短褐破碎人家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中隐庵和赵孺韵

退之以文鸣,师友得侯喜。

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

黄池距青山,孰辨都与鄙。

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

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

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

礼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

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

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

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

一医消息尽,布毛自何起。

要须六月息,不息不为已。

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