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客传归信,愁怀得暂宽。
儿童占鹊喜,邻里借书看。
离蜀秋方半,浮湘岁欲阑。
柴门频洒扫,梦想见征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作品,名为《寄蜀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乡愁和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有客传归信,愁怀得暂宽":这里的“客”指的是远行的人,这个人带回了家书,让诗人原本的忧愁和思念得到了一丝缓解。由此可见,信息的隔绝让诗人的心情一直悬着。
"儿童占鹊喜,邻里借书看":“占鹊”是一种民间游戏,用来预测天气或其他事情,这里孩子们玩这个游戏可能是为了庆祝或者祈福。同时,“借书看”表明邻里之间的交流和文化生活,反映出一种平和安宁的乡村氛围。
"离蜀秋方半,浮湘岁欲阑":诗人提到自己离开蜀地已经是深秋时节,而“浮湘”指的是长江中游的湘水,“岁欲阑”则表达了时间即将过去年底的感慨。这里流露出一种季节更替带来的无常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柴门频洒扫,梦想见征鞍":诗人在柴门(乡间的小屋)前后不断地洒水扫地,这是为了迎接远行归来者的准备。同时,“梦想见征鞍”则表达了诗人夜以继日地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甚至在梦中也希望能见到亲人骑马归来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和对自然环境的感悟,展现了一种深沉的乡愁和对家乡的渴望。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非常到位的佳作。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盗隔枝江远,人来蜀道稀。
乱离非复昔,富贵不如归。
戎马心何壮,家山愿莫违。
阿圆从小慧,解叹白云飞。
选拔由亲卫,时危远出征。
气骁尝忽敌,身殁始知名。
故妾辞空帐,残兵隶别营。
伤心豺虎窟,冒险尔何轻。
客浦舟凝滞,凭高识楚乡。
有愁关眺览,何地不凄凉。
草木词人怨,江山霸主亡。
悠然独搔首,暮霭一星光。
惊破池塘梦,宵长不再眠。
寒声摇谷口,侧月到床边。
一自芝兰远,都无翰墨传。
老怀安得写,孤咏不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