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堆土渐高山意出,终南移入户庭间。
玉峰蓝水应惆怅,恐见新山望旧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深沉的情感。开篇"堆土渐高山意出"描绘了一种通过累积泥土逐渐形成小山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心中的某种愿望或是情感在不断增长。
紧接着"终南移入户庭间"则将自然之美——终南山的景色,搬运到自己家园中,让这种自然之美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以及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的愿望。
"玉峰蓝水应惆怅"一句,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玉峰的洁白与蓝水的清澈,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不能长久拥有时的忧伤和留恋。这里的“玉峰”和“蓝水”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之境的象征。
最后"恐见新山望旧山"则透露出一种对变迁的担忧,害怕随着时间流逝,一切美好都会消失,不再能重见。这里面有对过往美好的留恋,以及对于未来变化无常的一种恐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珍视,对于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的忧伤,以及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拥有时的留恋。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
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霄汉风尘俱是系,蔷薇花委故山深。
怜君独向涧中立,一把红芳三处心。
不独君嗟我亦嗟,西风北雪杀南花。
不知月夜魂归处,鹦鹉洲头第几家。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馀杭太守时。
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