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烛影摇红·舟中重九》是清代词人周寿昌的作品,通过“重阳”这一传统节日,词人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与思绪。
词的开篇“前岁重阳,潇湘望断长安月”,以“前岁”、“去年”、“今更”三个时间点串联起词人的回忆与现实,将读者带入一个跨越时空的情感旅程。潇湘与长安两地相隔,却在重阳节这特殊的时刻,引发了词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过去的追忆。
“去年愁里又重阳,泪洒么弦绝。”一句,直接点明了词人内心的愁绪与情感的激荡。愁绪如同无法抑制的泪水,流淌在心间,难以自抑。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词人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脆弱,也体现了其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接下来,“今更重阳时节,莽天涯,从新赋别。”词人将自己置于新的重阳节背景之下,面对无尽的天涯,再次面对离别的主题。这一句不仅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也暗示了词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日高天远,万里孤鸿,扁舟一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词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孤鸿与扁舟,既是词人内心孤独与漂泊的象征,也是对自由与追求的渴望。这一场景的构建,使得词人的内心世界更加立体和丰富。
“笑倒渊明,醉来那管言辞拙。”引用陶渊明的故事,词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言辞拙劣的情况下,也能以笑面对生活,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
“菊花堆出万黄金,不许腰轻折。”菊花作为秋季的象征,不仅代表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寓意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词人以菊花的坚韧比喻自己的意志,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不会轻易放弃。
最后,“多谢登高远蹑,怎如看、怒涛飞雪。风风雨雨。不尽长江,大声呜咽。”词人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之情。登高远眺,虽好,却不及观赏怒涛飞雪的震撼;风风雨雨,长江的呜咽,都是大自然赋予的深沉回响,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与宇宙的浩瀚。
整首词以重阳节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自然与情感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