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舟中重九

前岁重阳,潇湘望断长安月。

去年愁里又重阳,泪洒么弦绝。

今更重阳时节,莽天涯,从新赋别。

日高天远,万里孤鸿,扁舟一叶。

笑倒渊明,醉来那管言辞拙。

菊花堆出万黄金,不许腰轻折。

多谢登高远蹑,怎如看、怒涛飞雪。风风雨雨。

不尽长江,大声呜咽。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鉴赏

这首《烛影摇红·舟中重九》是清代词人周寿昌的作品,通过“重阳”这一传统节日,词人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与思绪。

词的开篇“前岁重阳,潇湘望断长安月”,以“前岁”、“去年”、“今更”三个时间点串联起词人的回忆与现实,将读者带入一个跨越时空的情感旅程。潇湘与长安两地相隔,却在重阳节这特殊的时刻,引发了词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过去的追忆。

“去年愁里又重阳,泪洒么弦绝。”一句,直接点明了词人内心的愁绪与情感的激荡。愁绪如同无法抑制的泪水,流淌在心间,难以自抑。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词人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脆弱,也体现了其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接下来,“今更重阳时节,莽天涯,从新赋别。”词人将自己置于新的重阳节背景之下,面对无尽的天涯,再次面对离别的主题。这一句不仅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也暗示了词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日高天远,万里孤鸿,扁舟一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词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孤鸿与扁舟,既是词人内心孤独与漂泊的象征,也是对自由与追求的渴望。这一场景的构建,使得词人的内心世界更加立体和丰富。

“笑倒渊明,醉来那管言辞拙。”引用陶渊明的故事,词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言辞拙劣的情况下,也能以笑面对生活,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

“菊花堆出万黄金,不许腰轻折。”菊花作为秋季的象征,不仅代表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寓意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词人以菊花的坚韧比喻自己的意志,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不会轻易放弃。

最后,“多谢登高远蹑,怎如看、怒涛飞雪。风风雨雨。不尽长江,大声呜咽。”词人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之情。登高远眺,虽好,却不及观赏怒涛飞雪的震撼;风风雨雨,长江的呜咽,都是大自然赋予的深沉回响,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与宇宙的浩瀚。

整首词以重阳节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自然与情感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2)

周寿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思益堂集》等

  • 字:应甫
  • 籍贯:湖南长沙
  • 生卒年:1814—1884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

绿水生烟漾碧津,柳绵如雪荡芳尘。

和风拦路逐游人。

燕子飞来波有影,梨花落尽月无痕。

倩他留住一分春。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纱

何处箫声向晚天,吹来角调不成圆。

鞭丝帽影记当年。

残日浴波红带晕,远山含雨绿生烟。

马蹄闲踏玉河边。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喝火令

绿软苔梳鬓,红酣豆点唇。一帘风雨荡吟魂。

待把桃花作酿,和醉咽将春。

酒重愁无力,衫轻泪有痕。一春情绪费温存。

便到灯时,无奈得清晨。

便到清晨时候,怎地得黄昏。

形式: 词牌: 喝火令

菩萨蛮.新岁舟中望山

冬冬腊鼓催年罢,江波碧泻春如画。

春到已多时,梅花知不知。

山色随江掩,尽被东风染。

染得绿生生,一层深一层。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