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
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
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还丹九转。
凡骨亲曾换。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
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开篇“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表明诗人对这片高洁之地已经非常熟悉,似乎成为了他灵魂的一部分。这里的“绛阙”指的是宫殿前的台阶,但在这里它被赋予了超凡脱俗的意味。紧接着,“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则是对夜空中明亮月光和繁星的描绘,以及天籁之音的传递,这些都是用来烘托诗人所达到的精神层次。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中的“宝簪瑶佩”指的是珍贵的发饰,而“玉立拱清班”则是形容身着素洁服饰的人,整体给人一种清净脱俗之感。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中,“天一笑”可能指的是大自然的一种恩赐或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豁然开朗。“物皆春”则象征着万物更新,这里的“春”不仅仅是季节的变化,更是精神层面的复苏和新生。结尾的“还丹九转,凡骨亲曾换”以及“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则透露出诗人对道法修炼和超脱尘世的追求。
最后,“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景。诗人的“狂歌醉舞”表达了他内心的喜悦和解脱,而“心事有谁知”则是对这种精神状态的独特体验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超凡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
不详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雄风豪雨,时节清明近。
帘幕起轻寒,暖红炉、笑翻灰烬。
阴藏迟日,欲验几多长,绣工慵,围棋倦,香篆频销印。
茂林芳径,绿变红添润。
桃杏意酣酣,占前头、一番花信。
华堂尊酒,但作艳阳歌,禽声喜,流云尽,明日春游俊。
雪花一尺江南北。薪尽炊无粟。老仙活国试刀圭。
十万人家生意、与春回。天公一笑酬阴德。
赐与长生籍。今朝雪霁寿尊前。
看我双亲都是、地行仙。
清宫初入韶华管。宫叶秋声满。满庭芳草月婵娟。
想见明朝喜色、动天颜。持杯满劝龙头客。
荣遇时难得。词源三峡泻瞿塘。
便是醉中空去、也无妨。
卢敖夫妇骖鸾侣。相敬如宾主。森然兰玉满尊前。
举案齐眉乐事、看年年。我家白发双垂雪。
已是经年别。今宵归梦楚江滨。
也学君家儿子、寿吾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