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酒后作歌与擎庵(其一)

何必规摹,五柳之高,孤竹之清,念久与周旋,我宁作我,任教礼法,卿自从卿。

俊乘陪游,辛杯侍宴,仆病须知非所能。

问何者,是鱼文骥子,纶组彫缨。狂来白眼休惊。

算若个、堪当一瞬青。

但紫篝玉炷,香消仙蠹,朱绳金错,笔扫谗蝇。

清酒三杯,黄粱半枕,不换他年身后名。

谁惊觉,有坠梧片叶,索赋秋声。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词以酒后抒怀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彭孙遹在酒后的自由心境和对人生、世事的独特见解。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我独立人格的坚持,以及对世俗礼法的超脱态度。

“何必规摹”,开篇即表明了作者不愿拘泥于传统规范,追求个性解放的态度。“五柳之高,孤竹之清”借用了陶渊明和苏武的典故,象征着作者向往的高洁品格和独立精神。“念久与周旋,我宁作我,任教礼法,卿自从卿”,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坚守自我,不受外界约束的决心。

“俊乘陪游,辛杯侍宴,仆病须知非所能”,描绘了作者在宴会上的豪放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问何者,是鱼文骥子,纶组彫缨”,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将自己比作骏马和官服,表达了对真正价值的追寻。

“狂来白眼休惊”,展现了作者面对世俗的眼光时的洒脱态度,即使被人误解或惊讶,也无妨。“算若个、堪当一瞬青”,则表达了对短暂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生命中瞬间美好的深刻感悟。

“但紫篝玉炷,香消仙蠹,朱绳金错,笔扫谗蝇”,通过描述香烟、笔墨等物象,象征着作者内心的纯净与对邪恶言论的不屑。“清酒三杯,黄粱半枕,不换他年身后名”,表达了作者对物质享受的淡泊,以及对名声的轻视,更看重的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谁惊觉,有坠梧片叶,索赋秋声”,以自然景象结尾,寓意着作者在酒后的沉思与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同时也暗示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酒后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个性、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酒后作歌与擎庵(其二)

放眼乾坤,旷观宇宙,与尔相期。

忆登第早年,曾同座主,为农今日,俱老明时。

遂我初衣,屈卿此帻,乡里安能向小儿。

从兹去,便濯缨碧汉,晞发清池。尚平婚嫁休迟。

早觅取、三山绀雪姿。

待寻真嵩华,采芝千顷,浮家苕霅,载酒千瓶。

人尽忧生,我当乐死,笑拍洪涯知未知。

回头处,看眩人世界,变化参差。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酒后作歌与擎庵(其三)

自赋归来,为问先生,何计忘贫。

想行吟竹里,烹残蟹眼,著书林下,倚遍龙鳞。

长着荷裳,闲拖芒屦,野老柴门正比邻。

难孤负,是赏心乐事,月夕花晨。陶然自得天真。

浑忘却、春明旧日身。

有石床小几,新凉可袭,玉池秋水,芳草堪纫。

时对西风,徐挥方曲,何物元规尘污人。

因传语,倘扁舟来访,许问迷津。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酒后作歌与擎庵(其四)

对影街杯,影且前来,吾方思之。

算乘时只合,兔园传册,成名何用,狐穴搜诗。

世上举肥,宫中磨蝎,大药难将造物医。

安予拙,且听竽南郭,植杖东篱。小园清映涟漪。

有密竹、疏花事事宜。

更多情绿绮,琴心解渴,撩人翠妩,黛色忘饥。

饱看文君,风吹鬓影,此乐诚然不可支。

谁相问,道茂陵闲散,谢客多时。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偶兴和阮亭(其一)

归去来兮,或采金芝,或酌清流。

待乘凤天边,长风作御,钓鳌海上,明月为钩。

冠盖焦螟,河山野马,蚁垤纵横十二州。

尽游戏,是击毬建节,游絖封侯。谁能龌龊相酬。

任沉者、还沉浮者浮。

笑空洞容卿,是中无物,温柔老我,此外何求。

一纸弹文,三章约法,不禁同盟鹭与鸥。

相亲近,且春花秋月,夏葛冬裘。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