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蕖仙綵袂湿银泥,共蒂分红照碧溪。
桃叶桃根双姊妹,未应拟入句中题。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溪双莲的美丽景象。诗人将荷花比作“蕖仙”,以“綵袂湿银泥”形象地展现了荷花在水中的轻盈姿态与湿润之美。接着,“共蒂分红照碧溪”一句,不仅描绘了荷花并蒂而生、色彩鲜艳的特点,还通过“照碧溪”三字,巧妙地将荷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
“桃叶桃根双姊妹”这一比喻,将荷花比作传说中的桃叶、桃根姐妹,进一步强调了荷花的亲密无间与和谐共生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荷花如同佳人般娇美动人。最后,“未应拟入句中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美景的赞叹之情,认为这样的景象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双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的独特魅力,也蕴含了诗人对和谐、美好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审美情趣的独特把握。
不详
文耀祠前花满池,花神为谷献珍奇。
会看两两红莲炬,先遣秋风瑞入诗。
游历江湖久,刊诗已百篇。
梅花曾共笑,杨叶不难穿。
朴厚如翁好,推敲何处传。
雀罗空自愧,为我谢琴仙。
我贫冬舂苦不足,常时屡贷监河粟。
大贫忍口活小贫,仰天但冀田中熟。
去年已喜见嘉禾,今年得粟喜奈何。
一茎六穗最奇者,四四三三云更多。
禾生之乡曰太平,粟生之里曰永福。
天公此意岂偶然,拍手歌之仍鼓腹。
忧国何人不愿丰,太仓那得相因红。
但令此物如水火,酒肉如山八蜡通。
人言此邦今乐土,长官于民如父母。
曰旸曰雨天应之,叶气嘉生有如许。
长官宁非佛地人,三年一念何其仁。
要知此瑞为谁出,金粟如来个后身。
芝云深处远携筇,行遍闽山访野农。
问老旧游诸大老,云渠识涧住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