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韵

出门吾所懒,无客亦何叹。

举世遽如许,孤风良独难。

荒芜蒋诩径,破敝晏婴冠。

兴发看山去,书签记读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我出门时总是懒散,没有客人来访又何必唉声叹气。
整个世界如此匆忙,我独自保持清高实属不易。
蒋诩的小路已荒凉,晏婴的帽子也破旧不堪。
兴起时我去看山,阅读的书签标记着未完的篇章。

注释

出门:外出。
吾所懒:我所不愿。
无客:没有访客。
何叹:为何叹息。
举世:全世界。
遽:突然。
如许:如此。
孤风:孤独的风。
良独难:很难做到。
荒芜:荒废。
蒋诩径:蒋诩的小径(蒋诩,西汉人,以清贫自守)。
破敝:破旧。
晏婴冠:晏婴的帽子(晏婴,春秋时期齐国名臣,以节俭著称)。
兴发:兴起的心情。
看山去:去看山。
书签:阅读时做的标记。
记读残:标记着未读完的部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我的情怀。首句“出门吾所懒”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园的留恋之情;“无客亦何叹”则显示了即使没有外界的打扰,内心也难以释然。这两句已经设置了整首诗的宁静淡远的基调。

接着,“举世遽如许”意味着整个世界都在忙碌和喧嚣中,而“孤风良独难”则强化了诗人对于这份孤独与独立的珍惜之情。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宁愿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

在“荒芜蒋诩径”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破敝晏婴冠”则是对过去荣耀的回忆与现在状况的对比,表达了一种淡然若失的哀愁。

最后,“兴发看山去”显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向往,他希望通过观赏山川来寻找内心的宁静;“书签记读残”则意味着即使是在阅读时,也是带着一份淡定的情绪,留意于那些未被世人注意到的细微之处。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在传达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复至新乡廨寄张稚

驱车出吾庐,落月犹在树。

我行欲何之,所以河源去。

去去益以远,炯炯不可论。

群语车铎间,尚想儿女喧。

稍涉原上路,渐见柳下村。

雾草结宿露,风林散朝暾。

悠悠望蘧庐,我仆欣载奔。

昔出日在毕,今出壁中昏。

昔如水上鸥,今如槛中猿。

所忧负平生,岂但感寒暄。

明济十里黄,漪漪见淇园。

晚投伯氏廨,拓落复何言。

周览故时居,愐见松菊存。

故侣未易招,且自置肴樽。

形式: 古风

洗马次十一兄之道韵

霸桥春水波鳞鳞,桥边结束何圉人。

解鞍傍水入洗马,飞龙九尺凌漪沦。

风鬃雾鬣才一沐,玉花照影光满身。

月题却贯黄金勒,更觉闪艳开精神。

主人贵想不必问,特赐内厩天麒麟。

即今此物亦安用,燕山万里胡无尘。

嫖姚功高自不出,长鸣但踏城西春。

君不见少陵时已无伯乐,尚有曹将军写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秋夜情

独眠百感秋夜情,孤城急雨中闻更。

明朝览镜视鬓发,不知白从何处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送一上人还滁州琅琊山

上人法一朝过我,问我作诗三昧门。

我闻大士入词海,不起宴坐澄心源。

禅波洞彻百渊底,法水荡涤诸尘根。

迅流速度超鬼国,到岸舍筏登昆崙。

无边草木悉妙药,一切禽鸟皆能言。

化身八万四千臂,神通转物如乾坤。

山河大地悉自说,是身口意初不喧。

世间何事在妙理,悟处不独非风幡。

群鹅转颈感王子,佳人舞剑惊公孙。

风飘素练有飞势,雨注破屋空留痕。

惜哉数子枉玄解,但令笔画空腾骞。

君看琅琊酿泉上,醉翁妙语今犹存。

向来溪壑不改色,青嶂尚属僧家园。

君行到此知此意,辨才第二文中尊。

西江一口尽可吸,云梦八九何劳吞。

他年一瓣炉中香,此老与有法乳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