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四)再用韵呈南涧

千古老蟾口,云洞插天开。

涨痕当日何事,汹涌到崔嵬。

攫土抟沙儿戏,翠谷苍崖几变,风雨化人来。

万里须臾耳,野马骤空埃。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

黄花憔悴风露,野碧涨荒莱。

此会明年谁健,后日犹今视昔,歌舞只空台。

爱酒陶元亮,无酒正徘徊。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其四》再用韵呈南涧,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展现出作者的豪放与深沉。首句“千古老蟾口,云洞插天开”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象,古老而神秘的山口如同巨口,云雾缭绕的洞穴直通天际。接下来,“涨痕当日何事,汹涌到崔嵬”暗示了历史的沧桑,曾经的洪流痕迹如今只剩下静默的山峦。

“攫土抟沙儿戏,翠谷苍崖几变”以儿童戏耍般的轻松笔触,写出山谷间的自然变化,时光流转,人事如梦。“风雨化人来”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岁月催人老,人事代谢的无情现实。接下来的“万里须臾耳,野马骤空埃”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时间的快速流逝。

下片转而抒发感慨,“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借典故表达对世事如梦幻泡影的领悟,以及对人生的短暂和虚幻的反思。“黄花憔悴风露,野碧涨荒莱”描绘了秋景的凄凉,暗示了人事的凋零和世事的变迁。“此会明年谁健,后日犹今视昔”预示着未来难以预料,只有眼前的一切值得珍惜。“歌舞只空台”更是对繁华落尽、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

最后,词人以“爱酒陶元亮,无酒正徘徊”收束,借用东晋隐士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爱酒但现实中不得畅饮的无奈,以及在人生迷茫时的徘徊与思索。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山水之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七)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且有感于中秋近事,并见之末章

说与西湖客,观水更观山。

淡妆浓抹西子,唤起一时观。

种柳人今天上,对酒歌翻水调,醉墨卷秋澜。

老子兴不浅,歌舞莫教闲。看尊前,轻聚散,少悲欢。

城头无限今古,落日晓霜寒。

谁唱黄鸡白酒,犹记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

莫说西州路,且尽一杯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和王正之右司吴江观雪见寄

造物故豪纵,千里玉鸾飞。

等闲更把,万斛琼粉盖颇黎。

好卷垂虹千丈,只放冰壶一色,云海路应迷。

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谪仙人,鸥鸟伴,两忘机。

掀髯把酒一笑,诗在片帆西。

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莼鲈正美,休制芰荷衣。

上界足官府,汗漫与君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巩采若寿

泰岳倚空碧,汶□卷云寒。

萃兹山水奇秀,列宿下人寰。

八世家传素业,一举手攀丹桂,依约笑谈间。

宾幕佐储副,和气满长安。分虎符,来近甸,自金銮。

政平讼简无事,酒社与诗坛。

曾看沙堤归去,应使神京再复,款曲问家山。

玉佩揖空阔,碧雾翳苍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送太守王秉

酒罢且勿起,重挽史君须。

一身都是和气,别去意何如。

我辈情钟休问,父老田头说尹,泪落独怜渠。

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望清阙,左黄阁,右紫枢。

东风桃李陌上,下马拜除书。

屈指吾生馀几,多病故人痛饮,此事正愁馀。

江湖有归雁,能寄草堂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