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裘

一领蒙茸敝莫论,皮毛缀缉幸犹存。

寒闺灯火忙纤手,客路风霜护绽痕。

事到弥缝原费力,士当穷困易为温。

时艰衮职应多阙,冷落江湖愧负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补裘》,是清朝诗人丘逢甲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寒夜补衣的画面,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贫寒家庭妇女辛勤劳作的情景。首句“一领蒙茸敝莫论”,形象地刻画出衣物的破旧,而“皮毛缀缉幸犹存”则流露出对残存之物的珍惜。接下来,“寒闺灯火忙纤手”描绘了女子在寒冷的夜晚,借着微弱的灯光,用心缝补的情景,体现出其坚韧与爱心。

诗人进一步感慨,“事到弥缝原费力,士当穷困易为温”,强调了修补工作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在困境中仍能保持温暖他人之心的人的赞美。最后两句“时艰衮职应多阙,冷落江湖愧负恩”,则将个人境遇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表达了在艰难时世,自己虽身处江湖却无法尽职尽责的愧疚,以及对恩惠的深深感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体现了生活的真实,又寓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展现了丘逢甲深厚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天涯

天涯雁断少书还,梦入虚无缥渺间。

兵火馀生心易碎,愁人未老鬓先斑。

没蕃亲故沦沧海,归汉郎官遁故山。

已分生离同死别,不堪挥涕说台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秋雁歌

西风吹雁秋南翔,天高野阔稀稻粱。

一雁下从野凫去,群雁思之不能置。

天涯目断寒云飞,误入罗网何时归?

形式: 古风

景忠祠吊故明孝廉林丹九先生一桂二首(其一)

崖壁斑斑碧血痕,先生当日此成仁。

三闽四广支离局,一息千秋草莽臣。

乱世科名娱老母,荒山须发表完人。

扁舟欲访悲歌处,冷月空潭泻古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景忠祠吊故明孝廉林丹九先生一桂二首(其二)

三书却聘至今传,高节清风尚凛然。

列传补书宜国史,此邦议祀合乡贤。

荒祠日冷双门阙,遗寨云封一线天。

断句零章待搜缉,蠹馀留续谷音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