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首(其七)

十二峰前上戏棚,那吒赤脱点天强。

屈烦鼓笛低头舞,弄丑真堪笑一场。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翻译

在十二座山峰前搭建的戏棚前
那吒精神抖擞,展现出无比的力量

注释

十二峰前:指代一个有十二座山峰的地点,可能是一个风景名胜区或者特定的舞台背景。
上戏棚:搭建戏棚,准备表演。
那吒:神话中的神童,以其勇猛和力量著称。
赤脱:形容那吒精力充沛、气势昂扬。
点天强:形容那吒的力量强大到仿佛能撼动天空。
屈烦:形容动作或情绪低落,这里可能是乐队或舞者表演时的状态。
鼓笛: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可能指现场音乐表演。
低头舞:表演者低头跳舞,可能是在剧情中表现出谦逊或沉思。
弄丑:此处可能指表演有些笨拙或出人意料。
真堪笑一场:整个场景引人发笑,可能是个喜剧效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场景:在十二峰前搭建的戏棚中,有个名叫那吒的人物穿着赤色的衣服,展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气概。他随着鼓笛的节奏低头起舞,舞姿滑稽可笑,引人发笑。整体上,这是一幅民间娱乐活动中的轻松幽默画面,体现了宋代禅僧释如净对于世俗生活情趣的独特观察和表达。

收录诗词(219)

释如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三十八首(其十七)

寿皇顶?老冤魔,痛念先师旧草窠。

聊借蒲团供打坐,大家拍手唱山歌。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偈颂三十八首(其十五)

把钓归来得锦鳞,充天塞地笑忻忻。

虽然也只寻常事,历尽风波验尽人。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八首(其十四)

至人垂化无生死,示现阎浮有去来。

刹刹尘尘成正觉,黄金宝殿玉楼台。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偈颂三十八首(其九)

无忧树下浴婴孩,清晓蔷薇带露开。

转过衲僧相见处,后槽驴马出胞胎。

形式: 偈颂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