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观斗

帝车运转天沈沈,杓携龙角魁枕参。

斡旋造化岂终极,斟酌元气分阳阴。

物随南北自生死,时系俯仰成古今。

摄提大角顺所指,其馀万象徒森森。

舜观玑衡齐七政,致治不独薰风琴。

后来方士诚幻怪,罡步禬禳难究寻。

闽山春月多雾雨,夜霁天影高而深。

七星错落挂北户,芒寒色正方照临。

我来瞻仰但再拜,颇见天地照回心。

酒浆不挹西柄揭,讵敢更作诗人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夜坐观斗》由宋代诗人李纲创作,以夜观星斗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和天地秩序的深刻思考。

首句“帝车运转天沈沈”,描绘了夜晚星空的神秘与宁静,仿佛是天帝驾驭的车轮在转动,整个天空沉寂而深邃。接下来,“杓携龙角魁枕参”描述了北斗七星的排列,它们如同天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方向。“斡旋造化岂终极,斟酌元气分阳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探索,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与消亡,都是遵循着阴阳调和的自然法则。

“物随南北自生死,时系俯仰成古今”进一步阐述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强调了事物的生灭与时间的流转。接着,“摄提大角顺所指,其余万象徒森森”通过星座的指向,象征着宇宙中其他事物虽繁复多样,却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舜观玑衡齐七政,致治不独薰风琴”引用了古代帝王舜的故事,说明了古人通过观察天文现象来治理国家,认为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社会的治理息息相关。然而,“后来方士诚幻怪,罡步禬禳难究寻”则对后世迷信的方术表示了批判,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自然而非盲目崇拜。

最后,“闽山春月多雾雨,夜霁天影高而深”描绘了特定地理环境下夜晚的景象,为全诗增添了一抹现实感。而“七星错落挂北户,芒寒色正方照临”则将视线转向更为具体的星辰,展现了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我来瞻仰但再拜,颇见天地照回心”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天地间和谐秩序的深深感悟。最后,“酒浆不挹西柄揭,讵敢更作诗人箴”则以一种谦逊的态度结束全诗,表明诗人不敢妄言,而是以实际行动表达对自然的尊重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志宏送千叶莺粟走笔代简

世传莺粟如纸花,品目不为人所嘉。

那知亦解吐繁艳,深红浅白凌朝霞。

一窠千叶类芍药,传种本自何人家。

栟榈乞得不敢惜,长须走送声呀呀。

杜门宴坐观内典,方丈寂寂如毗耶。

散花侍女一笑粲,居士默然惟啜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季明之子登第戏成小诗并纪岩桂之异

怪底春山桂开早,仙籍浮香远相告。

固知钟爱在贤郎,谁谓笔根无显报。

亲宾来贺如云奔,车马煌煌于氏门。

七杯燕客吾未与,应欲特开东阁樽。

形式: 古风

再赋志宏千叶莺粟

春深百草争开花,天香国色世共嘉。

谁令莺粟亦妍好,濯濯似举风中霞。

一畦同种偶千叶,巧思端属东君家。

年来居士已忘物,对花聊复一笑呀。

色空本是不二法,何用自生分别耶。

更思崖蜜煮牛乳,甘滑满瓯全胜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罗畴老同游栖云院瞻礼新藏

宝峰古丛林,深寂云所栖。

中有大宝藏,涌海蟠蛟螭。

庄严极精丽,金碧光陆离。

诸天渺宫殿,地轴森铁围。

雷音出妙响,震破群生疑。

天人所瞻仰,神物应护持。

吾闻金仙氏,变化难思惟。

毫端见宝刹,芥子藏须弥。

能于一尘里,法轮常转移。

谁将创物智,设此妙圆机。

佛语菩萨语,收拾靡有遗。

八万四千偈,转一弹指时。

功多用力少,权实相因依。

伟哉象教力,天造非人为。

无量大居士,精进心不疲。

夙植众德本,爰得真依归。

咄嗟檀施开,成此一段奇。

相携结胜缘,洗我既往非。

获闻第一义,刮眼资金篦。

超然脱尘垢,清净真摩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