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洞庭

早凉催雨渡湘波,重见湖阴旧薜萝。

风月至今仍跌宕,江山如我总蹉跎。

孤城莽莽愁心叠,野日荒荒落雁多。

天际一星明向我,混茫无地著悲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重过洞庭》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明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洞庭湖时的复杂心情与深刻感悟。

首联“早凉催雨渡湘波,重见湖阴旧薜萝”,以清新的早秋之景开篇,湖面微凉,细雨轻洒,诗人仿佛穿越时空,再次遇见了往昔洞庭湖畔的幽静与绿意盎然的薜荔藤蔓,营造出一种既熟悉又略带陌生的氛围。

颔联“风月至今仍跌宕,江山如我总蹉跎”,将自然界的风月与个人的命运巧妙结合,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风月依旧飘摇不定,江山如故,却已非彼时之人,暗含着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颈联“孤城莽莽愁心叠,野日荒荒落雁多”,进一步深化情感,描绘了一幅孤城荒野、愁绪满溢的画面。城郭在莽莽苍茫中显得格外孤独,野日昏黄,落雁纷飞,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哀愁。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天际一星明向我,混茫无地著悲歌”,以一颗明亮的星辰作为收束,寓意深远。在浩瀚的宇宙中,诗人似乎找到了一丝慰藉,但面对广阔的世界和无尽的悲哀,却感到无法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宇宙奥秘的深切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月十四日招秦伯虞邓熙之陈雨生并携琴师王耀先泛舟秦淮

秦淮初夏景夷犹,薄薄云阴宿雨收。

烟水有情诸老在,莺花如我一春愁。

故家文物存刍狗,一代人心幻土牛。

斟酌古今琴韵好,任他箫管在高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丙午入都迂道至长沙十月十六日舟过箄洲

落月怀人无限情,起看江色未分明。

雾中但见千帆顶,天末微闻一雁声。

得免飘零兄弟老,深于哀乐古今平。

艰难幸践联床约,但恐重来白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赣州杂感(其一)

共说趋炎地,曾无酿雪天。

虫沙真厄运,冤愤有残年。

客去心常醉,愁深月不圆。

栖迟聊复尔,得地草堂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赣州杂感(其二)

自昔存祆教,深山鬼国迷。

结成衰世果,愁到万家啼。

失计冤魂尽,惊寒日脚低。

回光馀一照,仍见雨凄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