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亭山先生举明经入对

名家鲁国旧登坛,初捧贤书解鹖冠。

贡篚璆琳天府受,闾门羔雁里人看。

灯分夜色青藜迥,笔拥春云紫殿寒。

儒术年来多所遇,明经半补汉郎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周亭山先生在明代通过明经考试,步入仕途的历程。首句“名家鲁国旧登坛”点出周亭山先生出身名门,自幼便有杰出之才,如同鲁国先贤一般,在学术与道德上都有深厚的根基。接着“初捧贤书解鹖冠”描述了他初次手持圣贤之书,解下鹖冠,象征着从学者身份向官员身份的转变,寓意着知识与权力的结合。

“贡篚璆琳天府受,闾门羔雁里人看”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周亭山先生在科举考试中的卓越表现。他将贡品和珍贵的礼器献给朝廷,得到了天子的赏识,同时,乡里的百姓也以他为荣,纷纷围观,表达对这位才子的敬仰之情。

“灯分夜色青藜迥,笔拥春云紫殿寒”描绘了周亭山先生在夜晚勤奋读书的情景,青藜灯下的他仿佛与星辰对话,笔墨间透露出他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同时,紫禁城中春云缭绕,虽有寒意,却挡不住他内心的热忱与坚定。

最后,“儒术年来多所遇,明经半补汉郎官”总结了周亭山先生的学术成就与官场经历。他多年来在儒学领域有所建树,通过明经考试,不仅提升了个人地位,也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同汉代郎官一般,为朝廷服务。

整首诗通过对周亭山先生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科举制度下士人追求功名、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同时也赞颂了其在学术与官场上的卓越成就。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其一)

终古名山奠大东,遥瞻云汉倚穹崇。

千峰明灭天高下,万壑晴阴气郁葱。

星土盘回元化转,仙闾缭绕百神通。

真游五岳何当遍,首蹑烟萝上碧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其二)

玉阙朱楼万仞端,六龙辇道倚㠝岏。

悬厓翠磴云中转,垒嶂红泉树杪看。

海色昽曈三观晓,秋声萧瑟五松寒。

天门咫尺君应见,比似人间路更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其三)

忽出尘寰赋壮游,试从九点辨神州。

浮云直上千峰色,落日长悬万里秋。

紫塞东临沧海断,黄河北绕大荒流。

秦封汉禅成丘土,留与人间不尽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其四)

倚杖高临万玉峰,氤氲陆海散芙蓉。

寒声半落天中雨,暝色低催涧底钟。

金检谁探秦帝策,白云犹起汉时封。

君看十二侯王地,能出神宫第几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